阅读记录

三百四十五章姚广孝[1/2页]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只为了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鸡鸣寺中,巨大的佛像面前,姚广孝坐在佛像面前,没有念佛经,只是平淡的坐在那里。
      在世人眼中,他在敬佛。
      可是,在他自己眼中,眼前的佛像,是虚无的,而佛像原有的位置,是人间道理。
      朱棣问他,你在拜什么?
      姚广孝回答,我最初拜的是佛祖,因为他说的话有理。
      之后拜的是虚无,因为我理解了佛祖的智慧。
      后来拜的是自己,因为相信自己的智慧。
      最后,拜的是人间道理,因为我有一颗虔诚的心,需要去学习人间道理。
      姚广孝微笑着回答。
      朱棣哈哈大笑,说他说的有道理。
      最初朱棣不屑于他这番话,可是随着朱棣年龄增长,认识的人多了,见识的多了,也越来越喜欢和他聊天。
      那一天朱棣问他,世间有轮回吗?如果做了大逆不道之事的人,真的可以轮回吗?像唐太宗那种人真的可以轮回吗?
      姚广孝愕然,然后摇头不语,他告诉朱棣,百万雄兵可踏破万里地府,轮回就在你手中。
      唐太宗那种盖代人杰,就是到了地府中,也可称王称霸。
      朱棣笑着离开,没过两天,有人告诉他,说朱棣靖难了,让他帮助朱高炽守好奉天。
      姚广孝开心,他觉得自己终于做了一件大事,已经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崇拜明太祖朱元璋,佩服朱元璋从一个小沙弥变成了明太祖。
      他认为那种人生充满了波澜壮阔,充满了刺激。
      但是他做不到,他没有那种盖世才华,懂的越多,读的书越多,他就越发的固定下来。
      毕竟,古往今来,很少有智计超绝之人当了皇帝。
      就像史书一样,浩瀚史书记录下来,很少说哪个帝王做了什么超越古今的计策。
      因为形状不同,因为他们责任不同。
      帝皇和臣子,何必去争功?
      世人记载郭嘉荀??胖俏匏??杉窃毓?懿僦羌凭?耍
      没有的,虽然大家承认,但是大家对于帝皇和领袖的选择不同于智谋之士。
      就像朱祁镇的前半生一样,史书上清楚的写着,英宗在三杨和于谦的辅佐下,已经体现出明君之姿。
      可那个时候的朱祁镇真的有决断国家大事的权利吗?
      三杨死后,朱祁镇再也没有了限制,土木堡出现,大明国运险些断送。
      世人皆说朱元璋的兵法天下无双,那么把冲锋陷阵的徐达和常遇春放在那里?
      智计无双?把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放在了哪里?
      帝王需要做的掌舵,而不是出谋划策。
      分工明确才是国家正确运转的方案。
      说一个帝王全知全能,本身就是一个驳论。
      姚广孝因为了解的太多了,知道自己的情况。
      太了解自己的情况。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既然如此,他就选择了朱棣,跟着朱棣来到奉天,和朱棣聊人生,等待时机来临。
      庸人会直接劝人造反。
      委婉的人会来一个黄袍加身。
      再委婉的人,会来心理暗示和撬动。
      姚广孝

三百四十五章姚广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