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洪武十七年,八月。
      两广一带天大旱,许多地方粮食颗粒无收,饥荒。
      涉及地区广大,灾民无数,引起了朝廷的重视,遂开仓放粮,赈灾。
      然因为前面一连三次大战,朝廷国库空虚。
      哪怕调养生息一年时间,国库充盈了一点,但与那无数饥民,虽不说杯水车薪。
      但纵然已经全力赈灾,然还有近乎百万的饥民。
      这百万饥民,随时都要变为流民的风险。
      不得已,只能下令让流民前往粤地、苏杭寄食,得以度过灾年。
      而去哪寄食,虽然地方已经下来,但是这不代表饥民能擅自选择,哪地区的去往粤地,哪地方的去往苏杭,这需要都朝廷的分配。
      可是寄食不代表就能活下下来,张三深知这一点,因为他是一个工匠,曾经赴千里之遥去往京城上工过。
      而很不幸,他们这一块地区是被分配到苏杭去寄食。
      苏杭,同样是千里之遥。
      那一路豺狼虎豹各种危险数之不尽,虽然有朝廷派士兵开道,但是就不代表安全了。
      毕竟士兵又不是守着你走。
      而这一些还是其次,真正的难处是粮食。
      千里之遥,足足需要步行一个多月才能赶到
      那么,他们的粮食能支撑到那一步吗?
      很难,或者说没有几个,到后面一段路程只能在逃荒的路上看见什么吃什么,啃树皮树根。
      而对于张三一大家子来说,不幸中的万幸,张三是一名工匠。
      因为那位八皇子潭王的原因,使得工匠们的地位跟待遇直线提升。
      因此,不同于其他饥民在将家中田地给与地主,才换取的那一点可怜的食物用于逃荒。
      张三作为工匠的工钱不少,也因为家中准备建新房所以在存钱,所以在抵掉土地后,用这一笔钱又换取了许多食物。
      虽然那贪婪的地主说什么家中余粮不足,将价格压的很低,但是张三知足了,哪怕地主家中其实还有很多粮食。
      他知道这些老爷们的贪婪。
      在换取粮食后,张三躲着众人在天黑之际才小心翼翼的提着粮食回到家中。
      家中婆娘责怪张三为何回来的这么晚,说村里的百姓都已经结伴先行离开了。
      他们后面离开的,遇到危险可就麻烦了,夜里出没的豺狼,没有人搭伴可是吓不到它们。
      尤其是到时候没粮食了,他们在前面将能充饥的吃完了,他们就活不下去了。
      对于婆娘的责怪,张三大骂她没脑子。
      张三说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人多安全,但是也危险。我们有粮食,何必跟他们去抢树皮啃、吃观音土?
      说着,将一直弓着腰藏在腹下的粮食拿了出来,看着家里人震惊的样子,张三很得意。
      得意洋洋之际又说道:大家都没有吃的,到时候若是我们的粮食被发现了,他们会不跟你们抢?加上这一些粮食,省着吃些,够我们一路到苏杭了。
      说着,又把婆娘骂了一遍。
      只不过粮食在前,这一次他的婆娘没有反驳,对于张三的责骂只是连连点头,一眼放光的盯着那一袋子粮食。
  &

第294章 大旱与饥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