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想了很多,也想到很杂乱,全是他这些年来对朱梓的感想跟感觉。
      能说的不能说的,想问的,有不能开口问的。
      轻轻摇了一下头,朱元璋将脑海里一通杂七杂八的思绪通通抛之脑后。
      看着已经真正成熟起来的朱梓,朱元璋凝视着,开口问道:
      “老八,咱其实很好奇,你这次回来这么久到底是想干什么。
      咱知道你的性格。
      虽然说鞑靼与金帐汗国、东察合台那边的战火,基本是不会烧到我们大明的境内。
      但是,他们终归是在开战。而你,也是不会放心的,必然会看着他们。”
      朱元璋看着毫无反应的朱梓,继续说道:
      “现在你安排好肃地,却是带着人跑来了应天府,这在咱这里属实是奇怪。
      以你的性格来说,是绝对不会这样的。
      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是不会搭理其他事情的。
      除非,那一件事情比你那事要重要的多,也更加的让你重视。”
      朱元璋说完了。
      看仍是不表态的朱梓,他叹了一口气。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话,其实在朱梓的那一片心湖上掀起了层层波浪。
      他没想到,朱元璋如此的了解自己。
      想到这里,朱梓却是有点犯难了。仟????d
      要说大事,朱标的死必然是大事了。
      毕竟如今的大明,不吹,如果是像从外部来动摇,那全盛时期的鞑靼、金帐汗国、东察合台三者一切才行。
      只有三者一起,才能动摇大明。
      单打独斗?那是不可能的。
      你要说巴图孟克猛吗,那其实挺猛的,也挺有魄力的一个家伙。
      敢直接将东察合台与金帐汗国一起打。
      虽然说他也能猜到,自己大明与帖木儿大概率是不会出兵。
      但是这个万一吧,不是什么人都敢来赌的。
      毕竟不管是大明还是帖木儿,只要任何一方出动,将他们鞑靼打回去,或者是直接针对他们。
      不说直接将他们灭了,但是整个鞑靼都将陷入险境是必然的。
      可以说是一招打回原形。
      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底蕴资源,只能慢慢的越来越萧条。
      所以大明江山,空前稳固。
      而一个帝国的倒塌,一般是从内部而起的。
      朱标的死,必然会动摇大明。
      不管如何,朱标一死,新皇登基,必然是大明的一场大变故。
      朱元璋给朱标的班底,文臣武将,太过夯实。
      这满朝文武全是上一太子‘遗留,他们要听令、服的,也只是上一太子。
      哪怕你是太子之子。
      所以为了朝廷稳固,为年幼新皇打通道路,也只能铲除了。
      到时候朝廷上下人人自危。
      一旦朱元璋觉得有威胁的,那就日子不好过了。
      那自己呢?
      朱梓不由的想到自己。
      还记得以前他跟朱元璋谈的半真半玩笑话。
      朱元璋问自己如果要登上九五,会有几成把握。
      自己回答的是十层
      这自信,自然来源了解大明未来的走势,从而有的,可不是其他。
      毕竟其他的,自己就半桶水。
      自己不显山漏水,在朱标死之前一直暗中积蓄实力。
      在朱标死之后更是什么都不要动。
      只要等熬到朱元璋死的那一天,到时候就是机

第361章 貌似不该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