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永昌郡,作为大汉的西南角,同时也是益州郡的南大门,与掸国接壤。
      由于永昌郡历来为蛮族所占,因此汉朝的统治者一直不怎么在意这里,在汉帝国强大的时候,永昌郡还算老实。
      可如今大汉诸侯林立,征伐不断,就连刘瑁都顾不上区区永昌,何况旁人?也正因此,才让曹操觑得了机会,策反了雍高孟三家。
      在原本的历史中,此时的永昌还在酝酿造反的种子,可在现在的时空中,雍孟高三家又反了……
      此时担任永昌郡太守的正是被软禁的雍平,而雍闿在将雍平软禁后,他便自封为永昌王,同时将屠刀伸向了历任永昌功曹的吕家……
      吕家祖先不是别人,正是秦朝宰相,吕不韦是也。
      自武帝杀南越国宰相吕嘉后,便被迁徙至此,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了。
      这三百年里,吕氏一族就以永昌郡不韦县为核心而不断向外发展,至于不韦城,更是吕家的大本营,有吕氏子弟千余人。
      但由于刘瑁当初将雍、高、孟三家统统迁徙发配到了永昌来,同时将这三族委以高官,因此吕家的势力就被压缩,这些年来很是受挫。
      即便如此,当雍闿竖起反旗,囚禁雍平的消息传开后,吕氏族长吕兴第一个站了起来,领着家族的三千子弟兵直接在不韦县城内与雍、高、孟三家干了起来。
      但由于吕氏子弟久疏战阵,势单力薄,最终还是败下阵来,吕兴带着一千族人拼死护着儿子吕凯和几百族人从不韦县逃了出来,而他本人则被雍闿当众枭首,至今首级还挂在城楼之上…
      博南县,是不韦县东边最近的一个县城,也是在雍闿造反后第一个响应的县城,博南县县令名唤李福,在雍闿出征后便一直跟在身边,鞍前马后的伺候着,但谁也不知道,李福原名却叫吕福,乃吕氏族人……
      原来,自吕家先出不韦,又出吕嘉后,吕氏一族就有了避乱之心。
      因此除去还驻扎在不韦县城的吕氏族人外,在永昌郡的其余族人,大多改为了李姓,而李福,正是其中之一。
      而雍闿还不知道的是,从不韦县逃出来的吕凯,此时就隐匿在博南县附近的博南山上……
      博南山,是永昌郡最为重要的山脉之一,因为贯穿益州、掸国、印度甚至所谓的大夏,巴克特里亚王国的蜀身毒道最为艰难险阻的一段就在博南山之上。
      雍闿一行大军前往益州郡时,同样走的是这里,此时就在博南山的深处,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内,吕氏的少族长吕凯,就在这里。
      十天前,李福突然接到传讯:雍闿、高定、孟获突然造反,家主吕兴率众族人顽强抵抗,终寡不敌众,仅部分族人逃出不韦城,吕兴被斩首,头颅仍悬挂在不韦城楼之上。
      “哐!”
      李福闻言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半晌后,大喊道:“啊!我的心好痛啊!”
      半晌之后,李福愤怒的嚎叫道:“召集人马!我要杀向不韦城!快!”
      在一阵混乱过后,李福召集了三千家兵,气势汹汹的出了城,向不韦城杀去,却没想到,刚到博南山附近,就看见一群衣衫褴褛之人正在博南山下行走。
      李福见状,顿生疑虑,大声高呼道:“吾乃博南县令李福,尔等何人!速速上前!”
      前方那群人见状,连忙顿步,半晌后,一个领头人走了出来道:“咱们都是不韦城中人,城中突发变故,兵乱四起,我等在吕兴家主的掩护下,逃了出来,一路走到了这里…”
      说到这里,那人不免双眼通红,面露狰狞,可望着那人的脸,李福却想起了一个人。
      只见李福突然下马,对那人道:“你,随我过来。”说罢,便向一僻静处走去。
      那人见状,只得跟随,一同前往那僻静之处。
      只见李福突然回头,望着那人道:“吕氏族人吕福,敢问阁下可是少主人当面?”
      那人闻言一愣,犹豫片刻后道:“不错,我就是吕凯,不知世叔意欲如何?”
      李福闻言忙大喜道:“果真是你!我正准备率军前往不韦县围剿叛贼呢!城中如今是何情况?”
      吕凯闻言眼睛一亮,随后又无奈道:“恐怕不行,这帮贼人谋划许久,兵力绝非一县之力可以解决,若想解决这帮人,依我之

第63章 永昌吕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