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力量大,才一天的时间下来,几个人就把该采摘的都采摘的差不多了,树上剩下的只需隔几日再采摘便得。
林父很痛快的把李大河和鲁三的账都给结清。
云慧也不坑他们,不吝好果坏果,统一收购价,一亩地十五两银子。
李大河和鲁三一人两亩,刨去成本,赚的也能在二十五两上下,毕竟果树也需要钱买,虽说果子树不算什么金贵东西,但数量在这摆着,也不算一笔小数目。
况且,云慧这些肥料和接穗技术可都不是白给的,一亩地第一年就能赚十几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比种粮食剩下的钱还多。
李大河和鲁三对这次的小试牛刀很满意,毕竟明年就不用再掏果树钱了,至于化肥,当然是到时候再说。
云慧也把条件提前和他们说好,今年是物以稀为贵卖上这个价格,明年肯定会比这个低。
李大河和鲁三也知道自己是乘了林家的东风,不然哪里能这么痛快的就拿到钱,若是让这自己苦哈哈的卖,指不定到最后还会亏本小】
【说】
所以她们俩也很上道的没有去问云慧那一箱箱的果子到底卖多少钱。
不是云慧黑心剥削,若是一开始胃口给开的太大了,恐怕第二年还有的吵。
再说了,自己这片市场是靠红颜果打下的来的,严格来说和李大河他们并没有关系。
自古来收购商都是要赚差价的,毕竟其中的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都是自己在出。
甚至最核心的技术也是自己的。
从挑树苗到接穗,还有冬日的施肥,裹绵过冬,都是云慧操办的,更别提开花追肥,还有捉虫等阶段她付出的努力。
这些钱,她拿着不亏心。
统共送出去二十箱,一箱十五枚,总共三百枚果子,云慧在这里就赚了三百六十两。
再加上天香阁那边稳定的油桃供应,大约还能收入二百两。
忙乎一年,收入很可观。
&n
第151章 入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