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不过在云慧他们操持这件事的时候,村里有许多人都过来看热闹。
      听明白是咋个回事后,有几个庄稼老把式就嚷嚷开了,“鱼咋能和秧苗养在一起嘛!万万不妥!”。
      因林家田庄在附近村庄内名声都不错,还有那些人怕云慧这十亩地耽误了收成,专门去找林爷爷。
      “林先生,您可得说说您那个孙女,这不是胡闹吗!”来人正是林爷爷在村里教书学生的家长,宋天青。
      宋天青如今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家中小儿子正是读书的年龄,林爷爷的学识在四邻八庄都是经过了考验的,平日里家里有文书或者写信之类的活,仍旧会有人来找林爷爷。
      乡下人心思大多简单,见云慧这般,也是跟着操心,怕这十亩地的秧苗浪费了,他们也觉得心疼。
      宋天青后面还跟着几个汉子,都跟着点头附和。
      林家田庄每年春耕和秋收时,都会在四邻八庄的聘请短工,不仅伙食好,工钱也到位,所以附近的村民,都希望林家田庄一直长长久久的。
      他们以为,林家田庄,当家做主的必然是德高望重的林爷爷,其实不然,老头悠闲的坐在门口的躺椅上,正咋欣赏田间返青的景色,却冷不丁被一群庄稼汉围上了。
      这么多年下来,林爷爷与村里人相处,也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各位乡亲放心,这等法子是南方已经推行过得,咱们这临河的地区,平日里也会有小鱼跳进去不是,莫急莫急,倒时候不成,在捞出来便好了”,林爷爷笑呵呵的打太极。
      众人见林爷爷也这么说,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来不少,“南边真有这般做的?”。
      古代人出行不易,平时走街串巷去个别村什么的倒是还行,但从北方到南方,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来是驿站不让住,客栈舍不得,即使风餐露宿到了南方,没有路引也根本进不去。
      所以在古代,平民百姓能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即使像海是两人相识后,沈舒言第一次参与进来,以前他都是看着云慧从前到后的策

第359章 以身作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