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带来的鱼虾的质量,她急中生智,借了路边卖饺子的大婶的锅,又从路旁的小店买来油盐,三下五除二就做了一道鲜炸鱼段,一份鱼骨汤和一盘油炸草虾。
尤其是那道鱼骨汤,做好后掀开锅盖香味四溢,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还以为是卖饺子的大婶出了新菜式,争抢着要买。
赵梓瑜也不小气,向大婶借来碗筷,给路过的行人都来上一碗,当然也少不了那几个要买鱼的买主。
结果就是,没出几分钟,三道菜全部抢光,还有没喝到鱼汤的人连声惋惜,问赵梓瑜还有没有。
赵梓瑜笑得眉眼弯弯,当街就和大家说:“我家的鱼虾都是个顶个新鲜,肥美,做这三道菜我只用了油和盐,口感大家伙都尝到了。”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
“不过,我家只负责卖鱼虾,可不负责做菜,要是大家想吃我家的鱼虾,还得去给盛世酒店捧捧场。我家的鱼虾已经被他家买断了!”
这几句话说的堪称完美。既宣传了自家的东西,又给盛世酒店做了免费广告。等于把两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也等于说给那几个人听:看吧,你还没买我家的鱼,我就给你家做了广告了。快来和我们签合同吧!”
再好的嘴皮子都要以实力做后盾。盛世集团的几个人在尝了鱼虾的鲜美后当即就把兄妹两人带到集团采购经理办公室。
原来他们中有一个人就是采购经理,姓陈。
陈经理让人准备合同,对赵守信之前提到的价格没有一点异议。
但是赵梓瑜留个心眼儿,他没有让哥哥即刻答应签合同,而是拉起赵守信就往外走,理由是他们俩还未满十八岁,不能在合同上签字。
希望陈经理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和家里的大人敲定合同的相关事宜。
说完之后,她留了地址给陈经理,拉着赵守信就出了办公室,也没有在县里多停留,坐上了车就回家了。
赵守信被自己妹妹这么一个反转,心里纳闷儿得很。可他也没有当着外人的面和赵梓瑜理论。
在坐车回家的路上,赵梓瑜和他解释了这样做的目的。
他们东山村本来就是穷乡僻壤,土地贫瘠,人多地少。
虽然赵大德和村长签了承包合同,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
她家水塘有鱼的事儿迟早会被村子里的人知道。
如果有人再像之前眼热她家盖楼那样,打鱼塘的主意,到时候一家人可做不到夜夜防贼。
为了能让家里的鱼塘有个长久稳定的收入,必须要和比自己强大的人联合起来,做到利益挂钩。
这样她家鱼塘就有了外力的干涉,也就有了保障。
赵守信听了妹妹的解释,如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他激动之余不仅对身边的妹妹刮目相看。
他觉着这个妹妹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之前赵梓瑜同他说她长大了,果然是长大了。
赵守信心中不禁有种“我家妹妹初长成”的感慨。
兄妹俩一路说说笑笑。回到家后,赵守信把事情的经过和赵大德李秀英讲了一遍。
赵大德没什么意见,在他的思想里,鱼塘的鱼只要能供给镇上的餐馆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第25章 不出三天,县里肯定会来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