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奶奶说,殷景谦去山坡上放羊去了。
他家那头老山羊怀了崽子,嘴刁,这段时间不吃割来的草。虽然它脾气差,但是能产奶,殷景谦又好这一口奶喝,就牵着它让它啃青草去了。
赵梓瑜知道,他喜欢喝羊奶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她把那头老山羊当成了玩伴,舍不得它饿肚子。
这只老山羊,他从小羊羔时就养着,一直养到现在。刘奶奶本意是看着他身体不好,喝不得牛奶,就从集市上抱回来一只刚断奶的小羊羔,说是养大了给他产羊奶喝。
而殷景谦却把小山羊当成了宠物,玩伴。
小时候,他生病被拘在家里没人陪他玩的时候,他就和羊羔玩儿。
现在小羊羔变成了老山羊,而且养了这么多年都通了人性。它知道不会被杀掉,就羊仗人势,脾气越来越大。只要不对脾气就用它不长角的羊头顶人。
还有可能是因为它一直不满意殷景谦给它取的名字。你想啊,哪只羊喜欢被人整天“烤串,烤串”的叫啊!
那不是时刻被提醒着待宰的命运么!
刘奶奶家就只有二亩地。她家寡婆孤孙的两个人,那地就租给别人种,每年收些微薄的租金。
可是婆孙俩倒是从未缺吃少穿过。不但如此,殷景谦吃的穿的还要比村子里其他孩子都要好。
村里的人都说,那是因为刘奶奶在城里给人家做保姆,一做就是二十几年,攒了不少钱。现在婆孙俩的花销都是吃那时候挣得老本。
赵梓瑜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然,地里没有啥收入,钱从哪里来呀!
农村人不种地,不挣钱,这在村里人眼里就是懒,不求上进。
刘奶奶在东山屯没亲没故,他们婆孙二人也没少被人说闲话。可刘奶奶丝毫不在意那些个闲言碎语,这么些年把殷景谦照顾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
赵梓瑜经常来找殷景谦玩,给她的感觉,这婆孙俩的相处模式和其他人家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她还说不出来。
殷景谦被刘奶奶带到东山村的时候才八岁,那时候他长得虎头虎脑的,穿得也是板板正正,特别招人喜欢。
可是小孩子长得好那是招大人喜欢,可不一定也让同年龄的小孩子喜欢。
村里孩子都是放养,每天在泥地理打滚,上山下河的,看上去可没有殷景谦干净守规矩。
有那些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见殷景谦就觉得他是另类。小孩子可不管你好看不好看,只管顺不顺眼,刚见面看着不顺眼就开战。
所以殷景谦刚来东山村的时候经常被村子里的孩子欺负。
他身体又不好,每次被打后哮喘病发作就要被刘奶奶关在院子里养病,直到病好。
除了赵老太太时不时地来找刘奶奶聊天,身边带着赵梓瑜外,他基本见不着同年龄的孩子。
他俩的情谊就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算起来他们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等到再大些,孩子都有各自的玩伴,殷景谦就只和赵梓瑜、赵守信的关
第38章 消失不见的女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