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不是旁人,竟然是李秀英那五个住在县城的弟弟。
他们拖家带口,组团来给李秀英这个大姐拜年。
李秀英一见这几个弟弟一大家子人就头疼,可是又不能不接待。
只好硬着头皮把他们迎进屋,让赵梓瑜给他们拿水果沏茶。
赵梓瑜没有动,不是她没听见,是她压根儿就不想给这些个人端茶倒水!
因为她这几个舅舅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白眼狼加势利鬼。
李秀英的母亲是二嫁。
先头的丈夫命短,在李秀英三岁的时候病死了。
剩下李秀英和一个弟弟跟着母亲过日子。
可是家里堂兄弟多,在山东农村,兄弟们争家产争地,李秀英他们娘仨儿孤儿寡母的争不过那些个叔叔伯伯们;为了活命,她母亲就带着李秀英改嫁给了第二任丈夫,又生了五个儿子。
先前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赵梓瑜的亲舅舅,当初李秀英的母亲改嫁的时候被留在老家,给孩子的奶奶抚养。
一晃四五十年过去,两家人早就断了联系。
连李秀英本人都不知道他那个亲弟弟的境况。
当初,李秀英作为家里的老大被她的继父用两袋苞米做交换,嫁给了赵大德。
相当于是把她卖给人家做老婆。
他的理由很大义:如果继续跟着他们会饿死;下头还有五个儿子,儿子没人要,正好姑娘到了年龄,能找个人家嫁了即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又能用换来的粮食救一家老小的命。
这闺女嫁得值得!
李秀英嫁给赵大德头几年,赵大德还没有断腿的时候,在提水站上班,比农村生产队的人挣得工分多。
私下里,李秀英就攒了不少粮票肉票,偷着托人给娘家送去。
为此,她被赵老太太骂过很多次,说她吃里扒外!拿着老赵家的东西养老李家的人。
因为心里惦记着娘家弟弟们,她年轻的时候没少受婆婆的骂。
后来赵大德腿断了,分了家,家里的条件不如从前。
他那些个弟弟也都陆续成人,而且都还过得不错,可就是没人来看过这个姐姐一次。
即便是这样,每到过年过节,李秀英宁可自己家人不吃,还是尽量准备好年节的礼,带回娘家。
去年赵如意考学,家里实在没钱,李秀英想着,她这些年往娘家弟弟身上补贴的也不少,就稍信向他们借钱。
哪知道这几个弟弟不但不借钱,还一个个地哭穷,更有几个弟弟稍信儿给李秀英说,一个姑娘家家的不光宗不耀祖的,供她读书有啥用,还不如找个人家嫁了,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李秀英本来就重男轻女,听他们这么一说心里就又活犯了。
要不是赵大德坚决要赵如意读书,并用赵珍珠的彩礼给她交了头一年的生活费,估计赵如意现在也嫁人了。
从那以后赵大德就和李秀英说明,不准再和她那几个弟弟往来。
李秀英也没有想到,她这些年没少往娘家捣腾东西,对哪个弟弟都不薄;可她有难处,弟弟们却不管不顾。
在赵大德面前,她哪里还好意思明面上和他们有联系?
前段时间家
第80章 你怎么不说他是全国首富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