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瑜脸不红心不跳地撒谎。
既然她说话没有可信度,那就借别人的嘴说。
“就是啊,妈,爸,我觉得我妹的主义挺好的。咱可以试一试,就算不行最多也是浪费一年的时间,来年还可以开荒种地!”
赵守信助攻,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赵梓瑜的想法可行。
赵梓瑜看了看自己的哥哥,心想:以后自己有啥想法要先和哥哥商量一下,他的话有分量。
“孩他妈,你再帮我灌个热水袋!”赵大德这个时候伸了伸那条断腿,“我这腿真是个累赘,干不了重活。”
“孩子的话倒是提醒了我,家里一下子多出四亩地来,主要劳动力还是你,咱俩的岁数都大了,不比年轻的时候,你一个人干我也帮不上太多的忙。
“再说,今年,光是鱼塘和菜地就够忙活。原先那四亩地一年的进项都没有后园子的菜两个月的一半儿多。”
“我看那荒山开成地也长不出好庄稼,再说咱还真没空去打理,倒不如先按孩子们说的办。”
李秀英又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儿。
家里人虽然多,但是劳力却只有她和赵大德,赵大德最多算半个劳力。
往年他们俩种四亩地都紧着忙活,今年四亩变八亩,又多了两片山,还真是干不过来!
“成吧,就这么办,那咱也把家里的八亩地都租出去,干脆就在年底收些租子,咱俩就一心一意地养鱼种菜!”
“妈,那八亩地可以去租给我大姐他们种。”赵梓瑜提醒。
李秀英“成,你姐姐姐夫能干,地多点还能收入多点儿。就这么办!”
李秀英一锤定音,这事儿就这么决定了。
这下赵梓瑜心里踏实了,就等来年冰雪消融,她去山上逛一逛,加持些灵泉水,荒山就能变成聚宝盆。
日子一晃,说过就过。
来年春天,赵梓瑜在自家山上逛了一逛,等到九月份,竟然收获了皮薄仁大,又香浓爽脆的榛子。
不但个头比别家山头野生自然生长的榛子大,嚼在嘴里的香浓滋味更是没得说。
赵大德乐颠颠地带领一家大小去山上收榛子。两片山竟然收了三百多斤,自家当然吃不完。
可当时没人专门来买榛子去吃。他索性就送了些给到县城里的赵小花夫妻俩。
哪知道没多久,赵小花就捎信儿来说他给的榛子好吃,同事和邻居都想要。
当然,这里说得要不是白要,是要花钱买的意思。
赵大德喜出望外,赶紧联系赵小花,最后定价每斤二十元,这在当时已经是高价了。
可还是供不应求!家里的存货全被抢购一空,还有人没买到,问来年能不能预订。
赵大德和李秀英发现了商机,又在赵梓瑜的合理怂恿下坚决地回复:来年的货,只多不少!
于是没有等赵梓瑜提出,老两口就主动找到村长,承包了自家荒山附近几片当初分地没人要的山头。
又将榛子秧分枝另种,把几片山都栽种上榛子秧。
两年下来,赵大德家山上郁郁葱葱,榛子秧长势喜人。榛子
第89章 还真响应了那句共同富裕的口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