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信边吃边和大家分享他在学校的奇闻趣事,以及在实习过程中和同学处理过的离奇的案件。
他本就善于言辞,又有法律专业知识,加上他分享的案例都很生活,家里的老老少少都听得懂,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边听边不断提问。
餐桌上的气氛一度火热。
这个时候,肖雨晴也不觉得这一家子在吃饭的时候吵吵闹闹是不懂规矩了。
她听得聚精会神,听到兴头的地方还开口问那么一两句,竟然还加入了讨论之中。
估计她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居然能这么快就融入这个大家庭中。
饭后,男人们都续上茶杯,在客厅里喝茶继续聊,女人们则在客厅的另一边磕着瓜子聊家常。
按理说肖雨晴这位女客人是应该和赵梓瑜坐在一起。加入女人们的话题中。
可是她却以照顾殷老爷子为由稳稳当当地坐在男人堆里。
肖雨晴和赵梓瑜同年,人长得又娇小可爱,还有一张娃娃脸,看上去比赵梓瑜要小一些。
在坐的几位男士,除了长辈殷老爷子和赵大德,都拿她和赵梓瑜一样对待。赵守信也不例外。
赵梓瑜默默观察了那么几分钟,这人确实在给身边的男人端茶倒水。不过,也确实在不落痕迹地偷着拿眼觑赵守信。
肖雨晴还特意给赵守信多填了几次茶,可惜,赵守信也只是投以礼貌性的微笑,并无半点其他情愫。
几次之后,赵梓瑜看肖雨晴就有些泄气和失望。
男人们讨论的话题,不是政治局势就是国家大事,要么就是生意经,她听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悻悻地走到赵梓瑜身边,不情愿地坐了下来。
李秀英和其他两个姐姐都热情地招呼她吃瓜子水果喝饮料。唯有赵梓瑜知只是象征性地让了一让。
肖雨晴推脱不掉,就勉为其难地抓起一把瓜子很斯文的磕着。
女人这一边,聊的话题可就丰富多彩了,姐妹三人难得聚到一起,自然是说什么都觉得亲切。
赵梓瑜很有兴趣地听着大姐赵珍珠讲她家那个找事儿精老婆婆,最近都闹出什么幺蛾子,她又是怎么给划太极划过去的。
赵如意也分享了一些她婚后的生活,还有秦正威家那两个小姑子的一些八卦。李秀英在旁边一边听三姐妹聊天儿,一边点评她们的对错。
娘四个嘻嘻哈哈,很快三斤瓜子就见了底儿。
她们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儿,却也是更贴近生活的细枝末节。
而且东北人说话自带幽默风趣,尤其是赵如意,说气话来很有语言艺术;坏事儿能按照好事儿的逻辑说,好事儿还能整出些幽默感来,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时候姐妹几个聊得很投机,声音稍微大了些。男士那边还会出声抗议。
一家人热火朝天的话家常,看着吵吵闹闹,实际上却温馨和睦。
这对于自小在东北乡村长大的赵梓瑜他们来说,本就是生活的日常。
可是,相对于生活在江南水乡,自幼被肖老太太那个民国名媛教养着长大,又从小被扣上江南名士后裔这个大帽子,凡事都循规蹈矩地大家闺秀来说,肖雨晴觉得,赵梓瑜这一家人的相处方式即新奇
第146章 不一样的赵家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