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我有两个要求[1/2页]

上医至明 陈家三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晚上11点25分,余至明匆匆赶到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办公室。
      他在这里见到了亓越老师,神经外科主任陈晓医生,有医院第一刀之称的神经外科副主任尤卫贤医生。
      还有一位年近六十,身份不明,看着颇有气度的名叫沉哲的男子。
      余至明在亓老师的介绍之下,以末学后辈的身份和办公室的这三人认识了一番,就被带到了看片灯前。
      他瞅了瞅看片灯上的五组颅脑核磁共振影像图,能清晰的看到如同两个糖葫芦大小,边缘不太规则的肿瘤。
      竟然还是颅底肿瘤!
      余至明就没仔细看这肿瘤影像图,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亓越老师。
      “老师,还是节省一点时间,你就直接说让我过来做什么吧?”
      他又自揭其短道:“不要说手术难度堪称手术界之最的颅底肿瘤,就是最简单的开颅手术,我也做不了啊。”
      亓越忍住给这小子一板砖的冲动,瞪他一眼,道:“喊你过来,自然有你的用处。”
      “具体让你做什么,仔细听尤医生说。”
      四十五岁,正处于神经外科医生黄金年龄阶段的尤医生,迎着余至明的目光,露出了一个苦笑。
      “余医生,这一位的颅底肿瘤手术,我也做不了。确切的说,是手术成功几率很小。”
      尤医生又进一步解释说:“那不到一两成的成功率,再加认知不全,近乎身体瘫痪的糟糕预后,根本不值得冒险做手术。”
      “我们仔细商议后,决定采取相对保守和安全些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
      尤医生来到看片灯前,用记号笔在影像图上一边标记,一边解释。
      “我们一起设计了这两条大脑损伤最小的穿刺路径,直达肿瘤内部。”
      “借助穿刺,把放射性粒子碘125植入到肿瘤内部,抑制肿瘤的生长,从而争取到两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听到这,余至明算是明白自己被喊来的缘由,还是做工具人,做大脑穿刺。
      只不过这一次,更显高大上一些,要把放射性粒子植入到患者的颅脑肿瘤内部。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术,也算是一种介入治疗法。
      它也是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用穿刺针或通过直接手术,将密封后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植入到靶肿瘤组织内部或肿瘤周围。
      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余至明看到尤医生标示出的两条直达肿瘤的大脑穿刺路径,不由的皱起眉头。
      有一条穿刺路径,竟然需要穿过脑干。
      脑干自下而上是由延髓、脑桥、中脑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呼吸、消化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
      它稍有损伤,后果相当严重。
      就这,还算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余至明直接开口问:“尤医生,我记得学过的医学知识,脑干出血超过十毫升,基本上就没救了。”
      “这条穿刺路径,竟然要刺穿脑干,稍有差池?这其中蕴含的风险性?”
      面对这简单直白的质疑,尤医生浅浅一笑,回道:“余医生,原因有两个……”
      “一是应患者强烈要求,穿刺造成的大脑损伤不能对他的思维认知,还有坐卧行走等行动造成负面影响。”
      “除了从脑干这里冒险穿刺之外,我们一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穿刺路径了。”
      “二是呢,亓主任表示……”
      尤医生迎着余至明的目光,接着道:“余医生你,有能力避开脑干部位的血管,不会造成有不良后果的出血。”
      他又接着道:“你在紧急状态下,通过快速及时的穿刺之术,消除了罗阳医生体内,尤其是大脑内部的空气栓塞。”
      “还有,你的体外搭桥技术……”

第150章 我有两个要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