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6章 暖宝宝的功效,周一的理想[1/2页]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四条腿的小白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淡淡金光遍洒京城大地。
     陈雪茹一大早便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起来。
     将饭做好之后,端到桌子上。
     又打来盆清水,往里面怼一些开水,伸手进去试了试水温,这才进到里屋推推正在酣睡的李爱国。
     最近两天糙汉子忙着研究暖宝宝,实在是太辛苦了。
     身为女人应该当男人的坚实后盾。
     陈雪茹可是个贤惠媳妇儿。
     李爱国从睡梦中醒来,在小陈姑娘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套上鞋子。
     吃完早饭,开始继续研制暖宝宝的大事业。
     此时放在屋檐下的瓷罐子里,液体已经凝固成块状的白色膏体。
     李爱国拿来勺子,将膏体舀出来,晾晒在木板上。
     这玩意是冻胶。
     经过挤条、干燥就能变成明胶。
     “爱国哥,据说糖果里面添加的也有明胶,这也能当糖果吃吗”
     看着果冻样的明胶,小陈姑娘忍不住吞咽口水:“解放前好像就有人这样熬制明胶做糖果。”
     李爱国一边忙活,一边解释道:“糖果里的明胶还要进行下一步的萃取,那些小作坊熬制的明胶往往含有不少有害物质。”
     “明胶只能用猪皮熬制吗,这也太奢侈了。”
     小陈姑娘今天休息,搬了个凳子坐在来个旁边看他忙活。
     “骨头之类的也可以,其实工业明胶大部分是从石油中提出出来的.”
     “.那多埋汰啊!”陈雪茹脸色大变。
     李爱国心中一阵苦笑。
     石油提炼工业明胶倒不算什么。
     在后世一些不法之徒,唯利是图、丧尽天良,利用从旧皮鞋、腰带和废轮胎中提炼出工业明胶。
     甚至还制成了胶囊。
     那才叫埋汰。
     现在的人永远不可能预料到那些黑心人的心肠到底有多么黑。
     明胶摆在案板上晾晒后,李爱国抱着陶瓷罐子,来到水池边。
     先是用纯碱将硫酸中和,免得污染环境,又将瓷罐子从里到外清理了一遍。
     清理瓷罐子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罐子里面被刷得一干二净。
     去年隔壁的陈大娘用装了煤油的罐子去供销社打了大豆油。
     吃完之后,一家全被撂倒了。
     在医院住了半个月才算是出院。
     各个街区都宣传了不能用装煤油的罐子装大豆油。
     咱李爱国是个讲究人,不打算用这罐子再装大豆油了。
     无论在哪个年代,食品安全都要放在第一位。
     像豆油之类的,要做到专罐专用,免得把有害物质吃进体内。
     抱着罐子往家里走去。
     刚走没两步,看到易中海在一大妈的搀扶下往外面走去。
     易中海的脑门上包裹着厚厚的纱布,远远看去就跟木乃伊一样。
     看到李爱国易中海下意识往后缩。
     李爱国却上前一步,好奇的问道:“一大爷,昨晚上偷人家,被人砸砖头了”
     “.”易中海。
     一大妈连忙解释道:“昨晚上你一大爷上茅房的时候,天太黑了,忘记打开手电筒。不小心摔倒了,脑袋磕碰到了花池上。”
     “是吗.一大爷,那你以后走路可得小心点。”李爱国转过身离开了。
     易中海看着他的背影,眼睛一黑,差点气晕过去。
     要不是李爱国突然改变态度原谅了贾张氏。
     贾张氏昨天已经被关起来了,他也不用挨一砖头了。
     现在倒好,脑门上破了壳,还得谎称是自己摔倒了。
     郁闷啊.
     “这该死的李爱国”
     易中海正想骂两句,贾张氏郁闷地扛着扫帚从屋里出来,准备去清洁攻坚队报到。
     看到易中海,贾张氏眼红了。
     抄起扫帚就要冲过来。
     易中海吓了一跳,连忙躲在一大妈身后。
     “老嫂子,我已经解释了,你为啥不相信呢!”
     “易中海,你糊弄鬼呢,你以为我老婆子是傻子吗”
     贾张氏想起昨天的事儿,就气不打一处来。
     昨天下午她用砖头将易中海夯倒后。
     一脚踩在了易中海的胸膛上,质问他为什么要出卖自己。
     易中海见小命要保不住了,连忙辩解他是以退为进,主动让贾张氏承认错误,免得让贾张氏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贾张氏哪能相信易中海的鬼话,抄起砖头就要发动二次攻击。
     秦淮茹和贾东旭怕闹出人命,慌忙拦住了她,最后易中海才被一大妈救走。
     “老嫂子,你听我辩解.不是,听我解释。”易中海还想解释,贾张氏却冷着脸直接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还撂下一句话:“易中海,你晚上走路的时候,要小心点!”
     易中海呆立在寒风中,脑瓜子嗡嗡作响。
     在他的原计划中。
     一来能让李爱国落下心黑的坏名声。
     二来能把贾张氏送进笆篱子里。
     三来能得到了一个亲儿子。
     本来能够三赢的事儿,结果全被李爱国一搅合。
     他现在跟贾张氏彻底闹翻了。
     “这个该死的李爱国,就是咱们大院里的搅屎棍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易中海郁闷的叹口气。
     清洁队规定每天早晨八点准时上班,迟到算是旷工。
     贾张氏一路小跑,总算是在八点前赶到了环卫所里。
     感觉没迟到,贾张氏松口气,整了整衣领子,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闵所长,我.我来报道了。”
     环卫所所长闵六有正在安排清洁工今天的工作,抬起头看到是贾张氏,顿时乐了。
     “吆喝,贾张氏,又是你啊,怎么这么快就二进宫了”
     “我我犯了点小错误。领导,我肚皮受伤了,能提个建议吗请给我安排一点轻松的活计,比如扫大街什么的。”贾张氏舔着脸笑道。
     闵六有板起脸说道:“不好意思,我不接受伱的建议。现在咱们街区有十二个茅坑正等着清理,你马上带上家伙什去吧。”
     贾张氏无奈的叹口气,小声嘀咕了一句。
     “我不就是上次离开攻坚队的时候,啐了你一脸唾沫吗,用得着这么较真吗”
     闵六有:“.”
     贾张氏虽不愿意,也清楚闵六有的手段。
     只能跟着几个同样犯了错误的住户一块拎着粪勺子、粪桶,在肮脏的茅坑里忙活了起来。
     这年月一个大院一百多人,共用一个厕所,里面的环境可想而知。
     衣服黏湿在身上,空气中充满了恶臭气味,地面上都是污秽物.贾张氏有些后悔了。
     昨天她就该被抓起来。
     她年纪大了,并且肚皮还受伤了,也不可能被送到大西北.
     她觉得自己上了李爱国的恶当。
     “阿嚏!”
     “谁又在夸奖我”
     李爱国揉了揉鼻子,将制作好的明胶小心翼翼的涂抹在黑胶绸上。
     这块黑胶绸是前裁缝专家陈雪茹同志在裁缝铺里从十几种布料中挑选出来的。
     不但特别结实,透气性还好,正适合代替无纺布。
     只是价格有点高,在解放前只有地主老财用得起。
     黑胶绸包裹上明胶后,将提前准备好的铁粉、碳粉.等材料装进去,又在外面裹上了一层防水油纸包。
     一个五十年代的暖宝宝就做好了。
     陈雪茹在旁边看得双眼放光。
     “爱国哥,这就是暖宝宝”
     “你试试。”
     李爱国将暖宝宝递给陈雪茹,讲明白了使用办法。
     陈雪茹小心翼翼的撕开防水油纸包,双手抱着黑胶绸袋,片刻功夫之后,她惊讶的瞪大眼睛。
     “热了.这袋子热了!就跟暖水袋一样。”
     陈雪茹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么神奇的玩意,抱在手里舍不得松手。
     李爱国笑笑:“你这两天不是身上来了吗,垫在肚子上试一试”
     闻言,陈雪茹进到里屋里,将暖宝宝贴在了肚子上。
     肚子上当时暖烘烘的,小肚子的疼痛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爱国哥,这玩意是妇女之友!”
     妇女之友这个称号倒是不错。
     李爱国觉得自己又开发出了暖宝宝的一种用途。
     陈雪茹在意识到暖宝宝的好处之后,催着李爱国又制造了几个暖宝宝,抱着暖宝宝骑上自行车便朝着裁缝铺里奔去。
     此时已经是中午了,京城的气温逐渐升了起来,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陈记裁缝铺里人来人往。
     现在陈记裁缝铺因为是首批采用电动缝纫机的裁缝铺而名声大噪。
     再加上陈方轩待人热情真诚,手艺又好,已经成为了京城最受欢迎的裁缝铺之一。
     有很多客户都是从好几条街道跑来的。
     裁缝张师傅帮着一个老大娘量了衣服,手脚麻利的撕好布料,正准备递给陈方轩。
     却看到陈方轩脸色铁青,额头上冒出密密麻麻的汗水。
     “陈经理,您生病了”
     “没事儿,老毛病又犯了。”陈方轩扶着桌子艰难的站起身,关节处就像是生锈了一样,每动弹一下就疼痛无比。
     只是现在还有二十多套衣服等着缝纫,他不能休息。
     张师傅有些担心的说道:“陈经理,要不这些衣服我帮你缝吧。”
     “不用了,我还能坚持”
     陈方轩从张师傅手里接过布料,摊在电动缝纫机上,打开电动按钮,忙碌了起来。
     有很多顾客都是冲他的名声来到裁缝店的。
     要是把缝衣服的工作交给别人,那不是坏了名声吗
     作为传统的老裁缝,陈方轩可以接受电动缝纫机这种新兴事物,却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只是关节处越来越疼了又能坚持多久呢
     这时候,一道俏丽身影闯进了裁缝铺内。
     看到陈雪茹过来,陈方轩皱皱眉头:“雪茹,爱国不是休息了吗。你不在家里好好待着,到铺子里干什么”
     “爹,您那好女婿要送你一份好礼物。”
     

第586章 暖宝宝的功效,周一的理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