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势如雷奔,破其不备[1/2页]

神话大汉,冠军兵圣 老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月朗星疏,长夜漫漫。
      群臣从宫里离开。
      文臣们聚而不散,他们还要对当下的形势变化进行商讨,拿出应对的策略给皇帝。遂在深夜来到长安的一座院落。
      董仲舒在这里落脚。
      进屋后,董仲舒从木架上拿出一副棋盘。
      六博棋的棋盘。
      从春秋战国开始,六博棋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当时称博戏。
      到秦汉时期,博戏更加流行。
      博弈一词的‘博就来自六博棋,而‘弈则指围棋。
      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都有关系。
      先投箸,后行棋,斗智又斗巧,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和军事含义在其中。
      董仲舒将棋盘拿出来,不是为了下棋,而是想通过棋盘的博弈,来理一理思绪。
      房内安静,略显昏黄的灯盏摇曳。
      番系,周平还有另外两名文臣陪坐一旁。
      董仲舒的弟子司马迁,白羽也在。
      几人看着他在棋盘上掷‘箸,也就是竹制的骰子,一步步走棋。
      良久,董仲舒放下棋子,周平问道:“夫子以为,这次冠军侯奔袭谋乱之人,胜算几何?”
      董仲舒默然片刻,道:“看不清楚。”
      番系和周平等文臣讶然道:“这么说,夫子是觉得淮南有可能抵御冠军侯的兵锋?”
      董仲舒的眼角,浮现出几缕浅浅的皱纹:
      “月前淮南忽然发动,有了叛乱迹象,当时诸位应该和我一样,都觉得淮南的反叛不足为虑。
      现在才知淮南举事,只是他们的第一步,想和匈奴结合,制造动荡的手段。
      这说明对方有很细致周密的谋划,既如此,若无把握,他们绝不会在此刻再次出手。”
      周平道:“话虽如此,但他们凭什么觉得能应对我大汉去平叛的兵马,能应对冠军侯的兵锋?”
      虽然政见不合,但不论是周平,还是番系,董仲舒,都要承认霍去病实际上已成为兵家的代表之一,军事才能卓著。
      董仲舒手里的六博棋子无意识的旋动:“对方有什么手段,我还想不通。
      但这一战绝不会那么简单,对方必是有把握,有准备,自觉能抵住我大汉的攻势,才敢动手。”
      对方在暗地里图谋,到此刻爆发,藏着极大的杀手锏,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董仲舒说霍去病的奔袭,胜负难料。
      “对方的谋划,是想割地自治。”
      董仲舒清隽的脸上露出疑惑:
      “但我大汉国运鼎盛,他们即便占了几座城池,可在我大汉的土地上打仗,辎重供给,人心,国运等方方面面都是我汉军占尽优势。
      他们终究难有大作为,这一点对方不可能想不到,那他们敢于发动,自信来自何处?
      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们能斩断我大汉的部分国运!”董仲舒忧虑道。
      “这不可能!”几名文臣异口同声。
      国运就是万民的民心,是风调雨顺,漫长岁月来,国泰民安养出来的一股气数,想撼动国运,是不可能的事。
      董仲舒分析道:“这正是我想不通的地方。
      不过淮南王也是宗室一脉,或许能为他们提供一丝可能性……”
      ————
      乌云遮盖了月光。
      三千精锐深夜离长安,临近天明时已在数百里外。
      霍去病稍稍放缓了神妙行军法的推动,队伍的行进速度略缓。
      身披战甲的张次公靠到近前,询问道:“这一战,郎中令准备怎么打?”
      霍去病另一侧是卫军右中郎将童轩。
      其古铜色的面庞上,细长的眼睛里光芒熠熠,和张次公一左一右注视着马背上的霍去病。
      董仲舒等人能看出对方准备良久,必有诸多底牌,这一战不好打。
      霍去病等大将,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该怎么打才能破敌,才能压制对方,是领兵将领,必须要考虑好的问题。
      童轩和张次公一路都在考虑破敌的方法,但苦无良策。
      上谷郡和渔阳郡交界处的关隘,是为了抵御外族,累积百年建造所成。
      长城雄关,城高墙厚。
      对方已经先动手,若占据雄城,他们奔袭过去想一击破之,迅速确立优势,不可能办到。
      否则匈奴等外族也不会多年苦攻无果。
      “上谷和渔阳两郡之地的边城,是在燕赵时期建立的城池基础上,经秦时再次加固,又到我大汉手里,发动以十万计的劳工苦役,累年修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还有墨家,兵家布设的守城阵列,层层防护。
      若真陷入敌手,想破之,短时间内绝无可能。”童轩愁容满面。
      张次公也是同样的意见。
      正因城坚墙厚,所以淮南才想以其为根基,抵御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势如雷奔,破其不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