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90章 得有自己的路[1/2页]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八零阿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杨小涛决定收养苗苗,将这决定告诉陈宫的时候,陈宫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随后的手续就不用杨小涛操心了,徐江河接手,只需杨小涛带着苗苗去趟四合院所在的街道办就行。
     上面对这批孩子,会予以最大的帮助。
     “我这眼啊,一看就知道你们俩有这缘分。”
     “怎么样,应了我说的吧。”
     装甲车里,苗苗靠在杨小涛身边,陈宫坐在对面看到这父女俩,不由的打趣着。
     苗苗手上拿着杨小涛的背包,里面除了吃的,还有一些废墟下家中流下的东西。
     除了一个用过的本子,还有一条灰色的围巾。
     这些,都是苗苗爸爸的遗物。
     听到陈宫的话,抬起头看着杨小涛,那过肩的马尾辫用一根布条绑着,大大的眼睛很是好奇。
     杨小涛回过头来,立马笑着,“那是当然了,这是我们父女间的缘分,要不然她会第一个找我?”
     “对吧,苗苗。”
     苗苗用力点头。
     一旁的陈冲汉却是嗤笑一声,“少往自己脸上贴金啊,当时啥情况,我可是听说了。”
     “老陈,你要认清当下的形势,今后可是在机械厂干活。”
     “我劝你说话小心点哦。”
     杨小涛发出威胁的笑声,一旁周奎憋着笑,他不说话,就是笑。
     至于陈斌和逄国则是毫无顾忌,直接笑起来。
     王波伸着腿坐在一旁不明所以,却也不敢插话。
     但眼睛下的苹果肌不时扯动。
     “我会怕你?呵呵。”
     陈冲汉输人不输阵,这时候哪能认输?
     “不怕?那好啊,咱们比比?”
     杨小涛抬头,伸手比划着,“1.5有点欺负你,就比2.0咋样?”
     陈冲汉听了,立马明白这两个数字的意思。
     一瞬间,仿佛回到了西北的那段时光里。
     “哈哈~~”
     陈冲汉猛地笑起来,杨小涛也跟着笑着。
     两人突然间的笑声,倒是让其他人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两人这是说到啥笑点上了?
     陈宫几人却是将焦点放在两个数字上。
     两人笑完,然后伸出手臂,两个拳头在中间砰在一起。
     见周围人都是一副疑惑模样,杨小涛便笑着解释起来。
     “我跟老陈,是在西北执行任务的时候认识的。”
     “那时候,我们要完成一批部件,精度要求非常高。”
     “最后经过层层挑选,我们走到了最后。”
     陈冲汉摸着受伤的大腿,接着说道,“那时候,我对这小子,真的没看在眼里。”
     “你看,这么年轻,哪有一点大师傅的样子啊。”
     “对对,这话说的好,这家伙年纪是硬伤。”
     陈宫在一旁插话,显然跟陈冲汉站在一条阵线上。
     陈斌几人也跟着笑起来。
     不过他们已经猜到两人说的是啥。
     毕竟,那段时间杨小涛被紧急送到西北的事情,高层都是知道一些的。
     尤其是后面传来蘑菇蛋的消息,杨小涛还拿了奖章,其干了什么不言而喻。
     只是他们没想到,身边的这个陈冲汉竟然也是那边的人。
     陈宫笑容中又瞅了眼杨小涛,怪不得这家伙非要将其拉到机械厂呢。
     “这就不知道了吧,这叫长江后浪推前浪。”
     杨小涛得意的说着,然后看向身旁的苗苗,“苗苗,记住,能力不是以年龄来判定的,而是凭本事决定的。”
     苗苗听得有些懵懂,却是还是点点头。
     “我知道,就是年纪大的不一定厉害。”
     “对喽,果然是我的好女儿。”
     杨小涛笑着,这一刻父女俩对这车里的人,完成双杀。
     随后的旅程并不寂寞,聊起张老道,聊起沈荣,还说最好将人集中在一起,就跟在西北那样,大家再较量一番。
     这点杨小涛也有这意思。
     毕竟沈荣就在七机部那,还是刘大明的徒弟,借来用几个月,应该不难吧。
     说完这个,又说起机械厂的发展,听到做出的成就,陈冲汉也不得不佩服。
     尤其是在机床上的研究,他先前的金陵机床厂也算是国内首屈一指了,但在这高精机床面前,还是砰的头破血流。
     如今机械厂能够做到这种地步,他不得不低头承认不足。
     随后又说起飞机发动机的事情,杨小涛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大体说了下,陈冲汉却是听个大概。
     说实在的,他们参与的研究项目,做的发动机都是为了匹配研发飞机的。
     “说到发动机,我到现在还没看过完整的飞机设计图呢。”
     陈冲汉不无感慨的说着。
     杨小涛却是皱起眉头,“老陈,不是我说你,做飞机发动机就做发动机,还要什么飞机图纸啊。”
     “发动机图纸不够你做的啊。”
     这话说出来,陈冲汉张大嘴巴,目光盯着杨小涛,让他很不自在。
     “不是,你瞅我干啥?我说错了?”
     陈冲汉闭上嘴,然后想起曾经张主任分析的,杨小涛的飞机发动机,估计是实验性的,跟机床那样,从基础开始,一步步提升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他们的发动机,那是在联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说,杨小涛做的是他们以前的‘版本,这种打基础的行为不能说不对,但太浪费资源。
     国家要的就是站在联盟的肩膀上,站的更高。
     想到这里,陈冲汉对杨小涛这样想也不觉得意外了。
     但作为老朋友了,还是说了一句提醒道,“我们做出来的发动机是需要配合飞机的。”
     “所以飞机设计的需求决定了发动机的要求。”
第1690章 得有自己的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