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是一种属于鳖科的巨型淡水鳖类,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以及印度东部和南部、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鼋的体型庞大,体长可达80至120厘米,体重一般在50至100公斤之间,部分个体甚至可以超过100公斤。
鼋的外形特征十分显着,它们的头部相对较小,吻部短而宽,眼睛也较小。背部扁平,呈圆形,背甲骨质,前缘平切,后缘微凹,满布凹斑纹饰。鼋的皮肤光滑,颈部无疣,背部覆盖有疣粒。体背通常呈橄榄色,上面散布着黄白色的点斑,而腹面则为白色。
生活习性方面,鼋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隐藏在水中,夜间则会到浅滩处觅食。它们是伏击捕食者,以甲壳类、软体动物和鱼类为食,偶尔也会取食水生植物。鼋的耐饥能力很强,食量极大,一次可以摄入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随后可以在半个月内不进食。鼋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雌性夜间上岸在向阳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卵数量可达数十枚,卵呈球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孵化期约为40至60天。
鼋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关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同时也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在中国,鼋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第17章 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