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三章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求订阅)[1/2页]

大秦国相 一两故事换酒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日后。
      内史府外人影匆匆。
      上百名头缠黑布的男子从内史府走出,脸上全都洋溢着激动难掩的笑容。
      陈胜跟吴广走在一起。
      两人脸上的笑容,从内史府出来就一直挂在脸上,没有一刻的收敛,仿佛在内史府中得到了大量的好处。
      陈胜回过头,望了一眼威严森然的内史府,不禁激动道:“我在来咸阳之前,其实就已抱了最坏的打算,若是真的一无所获,便直接落草为寇,没曾想,这次咸阳还真的来对了,若非到了咸阳,又哪里知晓外界传为洪水猛兽的秦廷,实则也有一颗体恤万民之心?”
      “耳听终为虚,眼见方为实。”
      “古人诚不欺我。”
      吴广颔首。
      他对此同样深以为然。
      他跟陈胜眼下住在同一间邸店,在这近十天时间里,也是亲近不少,平常都是结伴而行,也算是很聊得来了,对于这次来咸阳,他同样没有抱太多期待。
      天下对秦怨恨太深了。
      他当时之所以执意来咸阳,便是想明确的告诉自己,这个世道真的没救了。
      只是来到咸阳这十几日,完全刷新了过往对秦廷的认识。
      他而今是彻底叹服。
      跟陈胜吴广这般感慨的比比皆是。
      自从内史府离开后,个个面色潮红,神色很是激动兴奋,嘴里都念念有词,仿佛今日这场宴会中,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好处一般,让人高兴的合不拢嘴。
      事实似乎的确如此。
      但又有些不同。
      他们的确得到了扶苏一些承诺,只是这些承诺是需要时间去兑现的,若是如此,他们其实未必真就这么激动兴奋,真正令他们雀跃的,还是扶苏真的对他们并无偏见,而且还十分赤诚的跟他们相谈。
      他们是什么身份?
      都称不上是什么郁郁不得志的人。
      也不是什么饱读之士。
      绝大多数都是不甘现状,一群愤世嫉俗的怨人罢了,有的是黔首,有的是佣耕,有的是屠夫,有的还是吹丧手,甚至还有几名亡人。
      他们是社会真正的最底层。
      从古至今,他们的死活,就没人关心过。
      他们的诉求,也无人在意。
      只是来咸阳后,却并无这种体验,反而得到了盛情的款待,要知道,这次到来的‘贤者虽没有达到万人,也是高达六七千人,这数量也很多了,但官府依旧招待的很是贴切。
      而且刚来几日,便一直有官吏来询问,并给出承诺,会对他们提出的事情,或者遭遇的不公,给出明确的说法,因而在这十天时间里,其实有大量人为官府说动,最终都放弃了参加这次的‘求贤会。
      当然最主要还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没那才能。
      很多都是意气上头,最终来到了咸阳,后面冷静下来,加之官府听取了他们的诉求,自然顺着官府给的台阶就下了,所以在这十天里,每天都有人放弃跟退出。
      最终。
      真正留下来的只有不到千人。
      陈胜见到这种情况,其实心中也不由打鼓。
      他认为秦廷是在有意劝退,或者是有意让他们识趣离开,只是他家中田宅为豪强官吏霸占,官府虽将这些登记了上去,但还不知何时能解决,若是就这么回去,他心中终究是有所不甘。
      故他后面几日,顶着巨大压力,继续坚持了下来。
      吴广亦然。
      他跟陈胜情况略有不同。
      他是得罪了县佐,虽然这名县佐已为朝廷查处,但他深知县里的黑暗,仅仅处理一个县佐,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只能让县里的贪官污吏稍加收敛,等这股风头过去,定会卷土重来,还会更加变本加厉。
      他来之前是抱着最坏的打算。
      甚至想好落草为寇了。
      因而在其他人陆续退出后,他根本就不为所动,一直坚持到了最后,终于等到了今日的这场求贤会,而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甚至是大出意料。
      扶苏并未给与他们‘为吏的名额,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心中固然是有些憋屈无奈,但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这样。
      他跟陈胜及其他人的确识一些字。
      但不多。
      根本就支撑不了为吏。
      没有这个能力,又岂能去强求?
      若是真的为扶苏引荐为吏,固然能让他们喜出望外,而这同样会给秦廷招来很多负面影响,扶苏显然是考虑到了,因而根本就没做任何考虑。
      一进到殿内,扶苏就直言了。
      当时,他们都以为扶苏会对他们冷嘲热讽一番,甚至都做好准备接受一番奚落嘲笑,但结果却并非如此,扶苏对他们依旧很和气,并未有任何的不满,更没有带有任何负面情绪。
      反而很是恳切的劝说起来。
      同时。
      给他们另指了一条明路。
      去军队戍边!
      听到扶苏的建议,当时殿内大多数人都脸色一黑,只是碍于扶苏的身份不敢发作罢了,而扶苏当时似对此早就有所意料,丝毫不恼怒,反而很慢条斯理的解释了一番。
      听完。
      他们才幡然惊觉。
      自己竟差点错过一件大好事。
      起初,扶苏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军中情况,并给他们做出了一个承诺,只要他们入伍五年,今后便能出入地方为吏,且在这五年内,他们的家人会受到官府优待,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仅是如此。
      他们依旧不会心动。
      自古以来,都是五年复五年。
      而后便再无归期。
      他们又怎么可能轻易相信这些话?只是后面扶苏讲到了秦军的不同,以及秦军这些年的变化,这才让他们不由微微动容跟迟疑。
      秦军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他更是在去年便推出了士官转职之事。
      而真正令他们心动的,还是军中已有一套较为自主的学习体系,他们若是去到军中,不仅日后能出来为吏,还能在军中学习文字掌握知识。
      名不正,则言不顺。
      扶苏虽有心重用他们,但他们才能不佳,大秦又一向律令严明,自不可能为这么多人放宽,但若是他们进到军中,学习到了足够多的知识,日后再出来为吏,便是合情合法的。
      同时。
      扶苏也很详细的介绍了具体‘士官转职的情况。
      若是他们能在戍边时斩获军功,或者得到升迁,便可在日后得到更高的‘职位,正是听到这一连串的承诺,陈胜跟吴广都不由心动了。
      他们

第三百五十三章 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求订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