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六章 没了工作还要花钱治病,不惨吗?[1/2页]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大虾就鸡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雪茹怀孕了,李平安特别照顾,连着过去好几次,亲眼查看了她的吃穿用度以及在裁缝铺的工作情况才放心。
      裁缝铺规模扩大以后也在小院儿里开火了,李平安就让陈雪茹在裁缝铺食堂吃饭,免得她自己在家里做饭麻烦。
      她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督促着十几个女工做衣服,检查她们的工作质量,如果做的不好,指出来让她们重新返工,并不是太忙碌,也不是很消耗心神。
      入春以后,娜塔莎订购的丝绸衣服越来越多,布拉吉裙子都是上万套的订货。
      现在的裁缝铺不但中止了和六院的合作,除非是一开始就照顾陈雪茹的老客户,一般私人定做衣服的活儿都不接了。
      裁缝铺大事小情基本上都是陈雪茹说了算,公方经理、会计张慧萍很少介入经营管理。
      她的做法赢得了陈雪茹的尊重,就连李平安也对她高看了一眼。
      陈雪茹怎么经营裁缝铺的张慧萍看在眼里,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之所以不多管应该是因为陈雪茹经营的不错。
      裁缝铺上交的利润在整个街道都是数的着的,居委会、街道办没少表扬她们。
      将来。
      裁缝铺如果继续壮大,真的能成为服装厂,张慧萍也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侯二、娜塔莎甚至是李平安等人都是看在陈雪茹的面子上才帮裁缝铺的。
      既然陈雪茹能够管理好,她何必多此一举和陈雪茹争夺裁缝铺的管理权?
      她只要做好账目,保护好公家的财富不受损害就行了。
      该给陈雪茹的那份儿股息不会少,但也不能让陈雪茹占了便宜。
      刘御医到积水潭医院工作以后很受重视,除了时不时到门诊室和坐诊医生讨论一下疑难杂症,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着书立说,研究中医。
      以前。
      他确实是记过不少药方、医书,不过那都是别人的,都是从清廷太医院得来的,所有的东西他在药物研究所的时候都写出来交给上级了。
      这些东西辗转都到了卫生部手中。
      刘御医本身就是个有想法的人,再加上博览群书,他想要研究出一点儿新成果不难。
      如今。
      他身上的担子卸下来了,有时间做点自己的事情。
      以往那些想法,想要进行验证却没有做,埋藏在心底的想法可以做了,他能进行自己的研究。
      因为离北海这边远,刘御医就不到北海公园锻炼身体了,平时都是在积水潭医院或者是西海那边的广场上锻炼。
      李林想和刘御医见面也不容易。
      周末的时候他还真的去找过刘御医,两人交谈过几次。
      李林年纪大了,给患者看病的手法、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一般的诊断技术都懂,刘御医还真的没办法指点他多少。
      “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方法去做吧!”刘御医说道:“一般的小病小灾你足够应付了,至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交给你们医务室那些苏国医生或者是送到六院吧!”
      李林呆了一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看来是他的天赋有限,就算是刘御医悉心指导他的医术也不会上升多少!
      李林有些唏嘘,但他并没有感到多少失落。
      扎钢厂医务室哪里会遇到那么多疑难杂症?
      平时比较多的只是一些普通病罢了。
      他治好了那些患者,工作就算完成的很好了。
      回到家里李林和儿子说了这件事情,李平安说道:“医学哪有什么捷径,就算是刘御医肯教你,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多学点儿知识,给病人诊病的时候仔细一点儿,多注意细节就行!”
      李林自然是明白的,点了点头。
      医院家属院小院儿装电话了。
      虽然是医院的分机,但是用起来很方便,还不用出电话费。
      电话安装好以后秦淮茹就迫不及待的给惠仁堂分店那边打了个电话,告诉父母自己这边也装电话了,有事儿的话打电话找她和李平安就行。
      说了几句话之后就挂了。
      她是为了给医院省点儿电话费,同时也是为了不占用电话通道,让其他人能够使用电话。
      那个时候的电话技术。
      医院里有好几个分机,算上总机,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电话和外面通话。
      “这下好了!”秦淮茹对李平安说道:“妈那边要是有什么事情用电话通知咱们更方便,我也不用经常往那边跑了!”
      到四合院儿吃饭的时候李平安将家属院小院儿那边装电话的事情告诉了徐氏,还说了联系方式。
      京城流行着一句话: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赛牛毛。
      还有一句话:凡有胡同处,就有公用电话。
      传呼公用电话:“某某家,接电话了!”
      建国以后,京城26个邮政支局全部安装了公用电话。
      京城电信局在城区开始发展私人代办的“传呼公用电话”,当时也叫“人民电话”。
      为方便百姓使用,传呼公用电话多数设在胡同、街巷的买卖铺子里。
      电话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传呼公用电话的开办,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市民。
      如果有事要打电话,就到离住处最近的公用电话站去打。
      别人打来电话找,公用电话站会马上送信:“某某家,接电话了!”
      传呼公用电话的出现,为京城百姓解了燃眉之急。
      譬如,地安门外南锣鼓巷

第三百八十六章 没了工作还要花钱治病,不惨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