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7章 接受投诚,俘虏全部斩首,筑成京观!为辽东百姓报仇![1/2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路大军,形成一个口袋,把营口围起来。
      营口城内,曹义指挥大军强攻喀喇沁大营。
      孛来被打蒙了。
      以为曹义手上兵多将广,彼此消耗,明军人多,自然不怕消耗多。
      但喀喇沁兵不行啊,没有及时补充。
      导致他紧闭营门,不断修建防御工事,谨防明军偷袭。
      孛来在帐中天天杀人。
      日日陪伴孛来的巴达,瑟瑟发抖。
      嘎比亚浑身是伤,因为战败,被孛来鞭笞的,也在身边伺候着孛来,不时遭受拳打脚踢。
      “这股明军究竟是哪来的?”孛来现在还一头雾水。
      他压根不知道这股明军的来源。
      但等了两天,其他两路都没有信息传来,他就知道,自己本部被反包围了。
      那么这股明军的来源就是辽东军。
      是谁解了辽东之围呢?
      驻守大宁的蓟州镇?
      还是从京城来辽东的河南军?
      又不太对,满都鲁在干什么呢?
      “首领。”
      巴达小心翼翼道:“您说可不可能是大宁驻军?”
      “不可能!”
      “绝不可能!”
      孛来又加重语气,说了一遍。
      他绝不相信,因为鞑靼倾巢而来,打孱弱的大明,绝不可能失败。
      而且,在没达到目的之前,是不会退走的。
      除非明朝纳了岁供。
      那么攻打孛来的就不是几万明军了,而是鞑靼精兵了。
      鞑靼有乃就是娘,谁管什么族裔的,只要给足够的好处,让他们把亲爹亲妈的脑袋献出来都没问题。
      “万一呢?”巴达小声道。
      “那指挥这场仗的应该是于谦!”
      孛来对于谦,或多或少有几分恐惧。
      盖因于谦在宣镇击退了瓦剌,他无数次推演这场战争,换他在于谦的位置上,绝不可能赢。
      巴达默不作声。
      喀喇沁兵分三路入侵辽东。
      于谦是主帅,他应该坐镇沈阳,指挥全局。
      所以和他们对战的,就是辽东军的曹义,这战法太像曹义的战法了。
      喀喇沁部和辽东军打了这么多年,彼此间都很熟悉。
      偏偏孛来当局者迷。
      “你认为大汗败了?”孛来也承认满都鲁汗的汗位,他还是太师呢。
      “不然没法解释辽东军出现在这里!”巴达认定了,鞑靼败了,所以于谦移镇辽东。
      “可这……”
      孛来觉得难以理解,满都鲁军政水平确实不行。
      但他整合了鞑靼各部落的精华,尤其有毛里孩、阿里玛这样的能人辅佐。
      怎么可能败给了明军?
      难道大明从南方调兵,用重兵压迫鞑靼,才使得鞑靼退居漠北?
      那鞑靼随时都能卷土重来。
      于谦一定在大宁城留下重兵,防守长城。
      此刻,他手上的兵力一定不多。
      “咱们往盖州去!”
      孛来认为于谦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不过是吓唬他。
      让他自乱阵脚,逃离辽东。
      不然也不会这么猛攻,不计成本的猛攻。
      实在反常。
      “首领,盖州是死路啊!”巴达失声道。
      “放屁,盖州才是活路!”
      孛来指着地图:“你来看,若于谦坐镇沈阳,咱们手中兵力一万五,如何穿过层层包围,返回草原?”
      还真是。
      曹义兵分五路,对营口形成一个包围网。
      后面还有神鬼莫测的于谦坐镇。
      别忘了,驻扎在锦州的还有三万河南军,一旦切断退路,凭他们这点人,就算打光了,也不可能顺利逃回草原。
      “所以,盖州才是活路!”
      孛来目光闪烁:“孔圣人,乃明朝读书人的天!”
      “一旦孔家落入吾等手里,大明皇帝如何向读书人交代?”
      “他于谦也是读书人!”
      “一定会死保盖州。”
      “就算咱们无法攻破盖州,也能逼明军变得被动。”
      “倘若攻破了盖州,哼,咱们让大明跪下,大明也得乖乖跪下!”
      “咱们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要在谈判桌上得到!”
      孛来算盘打得叮当响。
      巴达心有隐忧,却见孛来正在兴头上,他可不敢触其霉头。
      接下来几天,喀喇沁军向南突围。
      丢下一千多具尸体,撕开个口子,成功绕过营口,打下孛罗埚,和盖州城池遥遥相望。
      营口内。
      曹义老脸通红,孛来给他一记响亮耳光。
      喀喇沁兵轻松突破防线,向南逃窜。
      南面有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且,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和他的战略构想完全两回事。
      他想用主力缠住喀喇沁部,然后等着四方合围,把喀喇沁部钉死在营口城外,一点点围困死他们。
      孛来部没有补给,只要熬着、吊着他们,很快就会自乱阵脚,主动寻求决战。
      那时候就是曹义的机会。
      结果,孛来反应迅速,向南突围。
      至于他的主力,三天前一战被打崩了,无法拖住孛来部。
      所以才让孛来迅速摆脱了他的牵制。
      导致他的全盘战略构想彻底成了笑话。
      从主动变成被动。
      这几天他一直坠在孛来后面,不断往里面填尸体,连他的心腹手下都对他产生不满。
      仗不是用尸体堆出来的。
      兄弟们的命,也不是你曹义升官发财的垫脚石。
      四万八千人,曹义丢进去近两万人,战果没有,损失巨大,将官不满。
      他没法向大帅交代。
      “必须死保盖州!”
      但响应者寥寥。
      当兵吃饷,能获得战功是最好,活命才是第一位的。
      结果主将根本不吝惜兵士的性命。
      用他们的性命,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哪个兵卒愿意卖命?
      要不是曹义镇守辽东多年,威望极高,兵士早就哗变了,投降孛来去,去哪不是一样吃饭?
      “史知远,?美创蚯胺妫 辈芤迳?涞馈
      他是辽东总兵官,兵士的想法他不管,他就要爵位。
      “遵命!”史知远不敢忤逆。
      五路汇聚,还剩下两万八千人,曹义给史知远五千人,让他做前锋。
      陆续安排几支军队。
      然后,又派人从各城抽调兵马,汇聚盖州。
      毕竟喀喇沁部转攻为守,各城无须多留兵马,维持治安即可,精锐部队被不断抽调到平山和汤池堡。
      平山和汤池堡,与孛罗埚形成三角平衡,孛罗埚和盖州遥遥相望。
      孛来也开始把撒出去的军队召集回来。
      喀喇沁部是来抢掠的。
      所以围住一城,就把人撒出去,去田间地头烧杀掳掠。
      辽东各城守备,只想完成督抚命令,谁管老百姓死活啊,士绅可进城,老百姓自谋活路去吧。
      所以城外一片修罗地狱。
      曹义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喀喇沁兵撒出去了,有一些还没回来。
      所以他也把本部骑兵撒出去,组建五支千人队,负责狙杀回营的喀喇沁兵。
      两边兵卒绞杀。
      孛来向盖州方向流窜的消息传到了沈阳大营。
      嘭!
      “曹义是干什么吃的!”
      胡?大怒:“五万余人,连堵住喀喇沁都做不到吗?”
      “他到底知不知道,盖州里面装着谁?”
      “一旦盖州丢了,曹义要被诛九族!”
      公堂里,所有人面色阴沉。
      “本以为曹义镇守辽东多年,是员良将,结果把仗打成这副鬼样子!”
      顾荣冷笑:“孛来本部只有两万五千人,围攻营口,损失了三千多,被曹义一冲,损失了万余人!”
      “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了!”
      “怎么能被他向南突围呢?”
      “五万兵都是猪吗?”
      “忘了大帅的嘱咐了吗?”
      “在北面放开条路,死守南面,放孛来他们回家!”
      “这才是战略!”
      “曹义这个水平还想封爵?”
      “他镇守辽东几十年,是吹出来的吗?”
      “华而不实的蠢货!”
      顾荣怒不可遏。
      一旦战报传到京师去,盖州被围困,连大帅也得吃瓜落儿。
      陛下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他是于谦的亲兵,自然要为于谦着想。
      于谦沉默不语。
      “卑职愿率兵驰援!”张固躬身道。
      于谦面沉似水,喃喃道:“孛来不愧是鞑靼名将,知道北方必然是天罗地网,所以向南突围,去打盖州。”
      “可他怎么知道,盖州安置着孔家呢?”
      于谦不解。
      “可能是附近村民说的吧?”张固不太在意这等细枝末节。
      于谦却摇头:“无知农夫,知道什么孔家,这盖州的水,也不是一般的深啊。”
      这话没头没脑。
      张固皱眉:“大帅是怀疑有人在兴风作浪?”
      胡?也眯起眼睛。
      喀喇沁部突然袭击辽东,本就十分奇怪。
      关键袭扰辽东,打打秋风。
      为什么要翻越长城,往盖州方向移动呢?
      你说诡异不诡异?
      难道孔氏叛国?想去草原上当文宣王?
      “没有证据,没法猜测。”
      于谦是文人出身,但他可不迷恋圣人,对圣人后裔,更是没什么好感。
      那孔弘绪在封地内没少闹出幺蛾子,他数次上书请求陛下严惩不贷。
      要不是李贤给他兜底儿……
      等等!
      李贤,辽东督抚?
      孔家人被强迁至四平城,结果四平城刚刚开建,喀喇沁部就打来了。
      然后,皇帝被迫下旨,将孔氏暂时安置在盖州。
      孛来的主力,却向盖州方向运动。
      这是要干什么?
      孔家在用这种方式,抗拒迁居四平城吗?
      那喀喇沁部是怎么来的呢?
      “罢了,此事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于谦盯着地图,沉吟片刻,决然道:“咱们不管盖州防御。”
      张固、胡?等人睁大了眼睛。
      “大帅!”张固要劝。
      于谦这是要自绝于文官啊!
      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无妨,天塌了本帅来撑着!”于谦难道不想要名声吗?
      他想要,可现在还能要了吗?
      他打了几场震古烁今的大胜仗,还敢要名声吗?
      当今皇帝可不是软弱可欺之主。
      一旦有人进谗言,说他于谦有司马懿之志,他于谦解释的清楚吗?
      别忘了,以前的于谦理想是什么?
      是要圣人的。
      所以他不拉帮加派,反而在文武中间都留下了好名声。
      这种好名声,现在却能害死他!
      圣人肯定不敢做了,他敢做圣人,皇帝就敢让他去阴间去做。
      封王才是他最终归宿。
      既然注定变成武勋,名声还有什么用?
      名声只会是羁绊,羁绊他难以善终。
      千万别小瞧谗言。
      这世间,没有几个刘禅和诸葛亮的,更多的是曹芳和司马懿。
      皇帝能信他一次两次,难道每次都能信吗?
      所以,现在是抛弃名声最好的时机。
      得罪了孔氏,他于谦就算有千古第一战功,文官照样能把他抹黑成千古第一佞臣。
      史书的笔,文官的嘴。
      一个都别信。
      丢了名声,他于谦未来的路也稳了。
      他今年六十岁了,肯定活不过皇帝的。
      皇帝又有太祖、太宗之志,必然会重用他,让他做活着的异姓王!
      “先说战事。”
      于谦淡淡道:“盖州交给曹义,本帅会给曹义下达命令,让曹义钉住孛来。”
      “先吃掉喀喇沁部两路,张固,郑古塔,你二人各领七千人,驰援李贤和吕原,务必吃掉喀喇沁兵。”
      “传令梁?走水路去营口。”
      “胡?、顾荣,你二人提前去营口等梁?。”
      “再令梁?拆分成三路,你三人各领一路。”
      “在曹义外围包围起来,压缩喀喇沁部的活动空间。”
      “喀喇沁部会不断突围,你们不断设阻,不断消耗。”
      “令其军力疲惫即可,不必非要决战。”
      “本帅坐镇沈阳,沿途设下伏兵,等着喀喇沁部上钩。”
      于谦的命令传达下去。
      他给张固和郑古塔一万四千人后,手里只剩下五千人左右。
      他要从各城抽调一部分人。
      命令传到曹义手中。
      坐镇营口城中的曹义,嘴里泛着苦涩,看得出来,大帅对他十分不满。
      他想继续抽调各城守卒。
      却遭到大营拒绝。
      不许他再抽调兵卒,只令他围困喀喇沁部,不许再硬碰硬。
      哪怕喀喇沁部攻打盖州,也不许强攻,只许袭扰、消耗。
      曹义看到大帅手令,整个人都懵了。
      大帅不管孔家了?
      据说,被强制安置盖州后,孔家一天三道奏章送去中枢,天天叫苦。
      连皇帝都不断下旨安抚孔家,甚至还做出了让步。
      盖州守军苦不堪言,很多百姓把房子倒出来给孔家居住。
      百姓则挤在军营里,孔家人娇生惯养惯了,嫌这嫌那的,各种问题频发。
      盖州乱成一锅粥。
      甚至,还发生了民变。
      皇帝下旨申斥焦胜、焦谦,令城中实行军管,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自此,盖州才恢复井井有条,送往中枢叫苦的奏章也消失了,因为是军管,无关人等不许出城,显然,孔家就是无关人等。
      据说皇帝派人抽了焦胜、焦谦三十鞭子,俩人躺了十几天。
      在京师的焦礼,在宫外跪了一天一夜,被抽了三十鞭子,才让他滚回家。
      这是传达什么信号?
      曹义明白了。
      皇帝把孔家当根草。
      大帅怎么可能跟皇帝唱反调呢?
      他区区辽东总兵,办好皇差才是第一要务,管他孔家死活呢!他曹义又不是文官!
      “如果不管孔家,那孛来部就是冢中枯骨了。”曹义看着地图,顿时笑了起来。
      从孛罗埚喀喇沁大营眺望。
      对面明军,不断往平山方向云集的大军,忽然停止了。
      没有增援军队。
      驻扎在孛罗埚的孛来军,收到消息,下意识以为辽东兵力枯竭。
      过了几天却发现。
      辽东军开始向孛罗埚压缩,但孛来派人去攻,他们反而向后撤。
      不像是来打孛罗埚的,更像是赶鸭子。
      把孛来军往盖州方向赶。
      这下把孛来搞懵了。
      他派出两支千人队,去袭扰盖州,结果辽东军反而不动。
      “难道明人不要孔家了?”孛来直接懵了。
      “可能是的。”巴达有点惊恐。
      “是个屁!”
      孛来直接一拳轰在巴达的脸上:“你就是个应声虫!能不能想在我的前面?”
      巴达惨呼。
      孛来看着他就来气,往死里打他。
      “别打了,别打了!”
      巴达不停惨叫:“我想到了,大明要是在乎孔家,怎么可能把孔家安置在辽东?”
      “不,还不是辽东!是四平城!”
      “那四平城本来是女真人的领地,明人花钱买的!”
      “四平就是个四战之地!”
      “明人却将孔家安置在那,就是不想要了呀!”
      “不然孔家为什么联系我们,让我们出兵?”
      “我们被骗了!”
      巴达越说,孛来越生气。
      伟大的孛来,怎么能被中原小丑给骗了?
      他拼命地捶打巴达。
      巴达被打晕了。
      “泼醒他!”孛来懒得理他,走到沙盘前。
      如果大明不在乎盖州。
      那他就深陷泥潭了。
      若他是于谦,一定会吃掉另外两路。
      围攻沈阳的一路,兵力在一万五千人,另外一路在抚顺,共一万人。
      若这两路被吃掉……
      孛来身体晃了晃,他手上就剩下一万两千人了。
      能活着回草原的,又能有多少人?
      完了!
      一切都完了!
      “乞降,向大明乞降!”巴达清醒过来的第一句话。
      孛来更加生气,却没打他。
      “首领,只有乞降才能保全实力!”巴达道。
      “可大明会同意吗?”孛来干巴巴问。
      他没暴跳如雷,更没打人。
      巴达惨笑:“会的,大明信奉以仁义治天下。”
      “吾等归附大明,就如当初朵颜三卫归附大明一样,还在草原上放牧,只是参加大明战事而已。”
      “首领,只要咱们回了草原上,就能快速恢复实力。”
      “最多五年,不,三年,咱们就能恢复巅峰实力,就能摆脱大明桎梏了。”
      打不过就加入,草原民族常态。
      若在草原上,想跑就跑,现在深陷泥潭里。
      辽东都被打烂了。
      都不用大明坚壁清野,喀喇沁部已经帮助大明坚壁清野了,万里没有人烟。
      明军根本就没有顾忌,反而他们得不到补给,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崩溃的。
      所以明军跟他们耗时间。
      想要获得补给,就得攻城。
      可他们全盛时期,连一座城都没攻克,现在败部残兵,靠什么攻城?
      如今摆在面前唯一的路,就是乞降。
      “没别的路了吗?”孛来语气苦涩,颓然地坐在地上。
      “首领,就算咱们跨过层

第177章 接受投诚,俘虏全部斩首,筑成京观!为辽东百姓报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