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还不够,胡濙要用李代桃僵![1/2页]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萧蓝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人在此,还不救火?”
      朱仪快马先到,用马鞭指着胡可培。
      “兄长?”胡可增转过胡同,顿时看见胡可培,以及很多胡家偏支长辈。
      他们的手里还拿着火油、火把,正在往府衙里面添柴火呢。
      胡可增直接就懵了。
      “四处找水,灭火,派人进去看看金提督是否还活着,快去!”朱仪自己都想冲进去救火。
      金忠死了,他没法交代。
      转瞬,目光森然地看着胡可培:“是你放的火?”
      “他是你哥?”
      朱仪厉喝:“把他们都抓起来,抵抗者死!”
      广西土兵一拥而上。
      用狼筅戳人。
      胡可培立刻指挥人和土兵打在一起,边打边退,心中郁闷至极,这就是时也命也。
      而在府衙里。
      金忠在晕厥之前,终于把奏章写完,他抠出块石板,又挖了很深的土。
      把奏章用衣服包好,放在里面,然后盖上石板。
      浓烟快把他呛死了。
      一般死于火灾的人,都是先被呛死了,然后才被烧的。
      “大人,外面好像有厮杀声!”有番子提着条浸湿的被子,艰难地走过来。
      披在金忠的身上,金忠的鼻子塞进被子里,清醒了不少。
      他们找了一缸水。
      本来有几缸的,但那些家丁互相残杀,砸碎了几个水缸。
      就剩下最后一口了。
      闫方把方启新揪出来,一刀劈了,然后他把被子浸湿,所有人裹在被子里。
      忽然听到外面的喊杀声。
      还有人在撞门。
      隐隐约约的,看见府外有人闯进来,像是在找人。
      “在这,在这!”
      番子们发出呼唤声,但一说话,就被浓烟呛到,声音根本传不出去。
      “敲缸!”
      闫方环顾四周,发现用木头敲缸,制造声响,吸引人过来。
      朱仪担心土兵不懂救人,把汉兵全都派进去,务必要把金忠带出来。
      “你们岂敢焚杀锦衣卫??妹呛?沂且?旆矗俊
      朱仪难以理解。
      这是胡广的后人啊,难道不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吗?
      胡可增也懵了,他没想到兄长火急火燎地让他带兵来,竟然是杀锦衣卫,而且还是锦衣卫的提督太监。
      那是皇帝的心腹啊!
      一旦死在饶州府,整个江西都得板荡!
      啪!
      朱仪一巴掌抽在胡可增的脸上:“你会不知道?装什么装!”
      “成国公,我真的不知道啊!”胡可增十分冤枉。
      啪!
      朱仪一巴掌甩在他的脸上:“你们胡家完了!九族都完了!”
      胡可培嗤笑两声,终究是功亏一篑啊,上天都不帮他。
      不怪他,怪命。
      “你笑什么?”
      朱仪走过来,刚要惩治胡可培。
      火中传来疾呼声,一个兵卒背着个太监出来,那太监头发、眉毛都被烧了,人也半昏半醒。
      “提督?”朱仪心里的石头落下。
      金忠慢慢睁开眼睛:“里面还有本督的人,去救!”
      “在救,在救!”朱仪让人把金忠放下来,赶紧拿些水过来,喂给金忠。
      “你叫什么名字?大赏!”朱仪问那个兵卒。
      “小的没名字,小的家里排老六,都叫我六子。”那兵卒露出憨厚的笑容。
      “从今日起,你随本官姓,叫朱六,本官升你做百户!”
      朱仪环视一周:“本官绝不亏待自己的兄弟,谁立下功劳,就有大赏!”
      将士们跪地称是。
      “朱仪!”
      金忠清醒过来了,慢慢睁开眼眸:“本督承你个人情,把本督的兄弟们都救出来,本督必有重报。”
      朱仪早就想攀附金忠了。
      赶紧躬身道:“不敢担提督大人的谢,大家都是为朝堂做事的,提督有难,卑职自然尽心竭力。”
      他堂堂成国公,却在金忠面前自称卑职。
      却毫无违和感。
      金忠点点头,对朱仪的观感在变好。
      慢慢站起来。
      朱仪赶紧搀扶。
      金忠朝着胡可培走了过来,脸上露出恶笑:“胡先生,又见面了!”
      胡可培身体一抖。
      “这些都是你胡家人吧?哈哈哈!”
      金忠不停在笑:“老天不收本督,他告诉本督,回来报仇!”
      “哈哈哈哈!”
      金忠笑得前仰后合。
      忽然,就收了笑容:“来人,把姓胡的,全都吊起来,再架起火来,他们不是喜欢放火吗?就让他们体会体会做烧鸡的滋味!哈哈哈!”
      朱仪浑身一颤,他觉得金忠像是疯了。
      都是现成的火。
      把人吊在墙上就好了。
      还烧不死,腿会被烤熟,也可能被呛到窒息。
      这叫烤鸡。
      胡家人不停求饶。
      金忠却看向朱仪:“你派人,去胡家镇,把姓胡的,都给本督控制起来!”
      “还有,这城里,姓胡的,也都抓起来!”
      “鄱阳城守冯以浈协同造反,你去将冯以浈家眷控制起来,不许走掉一个人!”
      “再帮本督送信给张善,令张善滚过来见本督!”
      “再传令给杨信,让杨信封锁所有要道,一个江西人都不可出境,他们想跟本督玩,本督就好好陪你们玩玩!”
      朱仪看着面容狰狞的金忠,心中惊惧,赶紧称是。
      “还不快去!”
      金忠厉吼,拂开了朱仪:“本督是残废吗?还需要扶着?去!”
      “是是是!”
      朱仪赶紧布置人动手。
      “你的兵在哪?”金忠厉声问。
      “回提督,在双港口。”
      “散在各要道把守起来!”
      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啊,实打实的二十万人。
      金忠说了这么多话,十分疲累,挑个地方坐下,席地而坐。
      锦衣卫的番子都被背了出来,还剩下51个人。
      “去找城里的大夫,给本督的人治伤,一个都不许死!”
      金忠目光森然:“本督的人死一个,本督就杀大夫一家!”
      “把这些人的脚往下面放一放,离火那么远干什么!”
      “烤死了更好,还不用收尸了!”
      府衙墙上,挂着一片人。
      惨叫是此起彼伏。
      金忠缓了缓,让人伺候笔墨,他要将江西的原委,全都写成密奏,禀告皇爷。
      “提督,您气色极差,要不歇歇吧?”朱六小声宽慰。
      金忠神色微缓:“江西的情况,必须汇报给陛下,晚一刻都不行。”
      “六子,你要知道,咱们都是给皇爷效命的。”
      “咱们可以丢了性命,但必须恪尽职守,誓死为皇爷效忠。”
      朱六立刻跪在地上:“小的一定恪尽职守,为皇爷效忠!”
      “你给本督研墨。”
      朱六犯了难了,他也不会啊。
      赶鸭子上架,使劲划墨块。
      金忠瞥了他一眼,实在浪费墨,字迹墨汁太浓,穿透纸张,一股戾气跃然纸上。
      而在京师。
      煤矿卖得如火如荼,海量的银子运入内帑。
      因为买煤是要花钱的。
      百姓平白增添了取暖负担,肯定不愿意买煤,而是继续上山砍柴。
      朱祁钰告诉矿商,煤的价格要低,让普通百姓全都买得起。
      今年先试验,明年禁止砍伐树木,煤自然就好卖了。
      进入十一月,京师已经入冬。
      但京畿却热火朝天。
      因为各家妇人,都在织毛衣,织两件毛衣给织女一个铜板的手工钱。
      织毛衣的手法快速扩散,整个京畿都会织了。
      只是毛线供应不上。
      而毛纺厂如雨后春笋般在京畿开业。
      松江商人也想做毛纺,结果发现,南直隶气候湿润,不适合毛纺,造价也比北方高。
      但人家聪明,不做低端,做高端毛衣。
      他们发现专利是个好东西。
      转而研发软化剂,并且去专利局注册专利。
      一时之间,毛纺厂遍布大明,很多人发现毛纺是个新风口,大量资金进入毛纺厂。
      如今宫中,人手一件高档毛衣。
      有的官小姐都有四五件换着穿,宫中攀比之风因毛衣而起。
      朱祁钰是毛衣不离身。
      宋淑清也在学着织毛衣,她掀起了宫中织毛衣的风潮,怀着孕的几位嫔妃也想给皇帝织一件毛衣,展示自己的爱意。
      “诸卿,暖和吗?”
      坐在早朝上,朱祁钰心情不错,毛纺会成为控制草原的一只大手。
      但想彻底控制草原,靠毛纺还不够。
      “陛下圣神文武,发明毛衣,不啻于嫘祖之功!”耿九畴的官袍里,就裹着件高档毛衣,浑身暖呼呼的。
      不止毛衣,他还穿了件毛裤。
      虽然这东西扎身子,但他们都穿着亵衣,隔着亵衣穿,感受不到扎身体。
      “哈哈哈,朕岂能和古之圣贤相提并论?”
      朱祁钰站起来:“诸卿,想过没有,用毛纺控制漠北。”
      “陛下的意思是让漠北全部养长毛羊,咱们用羊毛控制漠北?”
      耿九畴却道:“微臣想过这个问题,但凭借区区羊毛,能让漠北彻底归心吗?”
      “当然不够,这只是其中一个手段。”
      朱祁钰笑道:“你们说说,牧民为什么愿意打仗啊?”
      “归根结底,就是穷!”
      胡?跞创蚨现炱铑诘幕埃骸氨菹拢??逼涫挡⒉皇悄?氲哪前闱罾В??敲扇瞬话?芮??换崂聿疲?辛饲?统院孺味模??蓟ǖ簦??阅?比饲罾А!
      “老太傅听朕说完。”
      朱祁钰也不恼,笑着说:“您说的这个问题,和他们的生活习性有关系。”
      “他们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居所,所以才不爱攒钱,因为攒钱没用。”
      “朕控制漠北,打算半耕半牧,给牧民建房子分土地,不许其游牧!”
      “控制在一地生存。”
      “再大量移民过去,让汉胡杂居,不许人说蒙语,只许说汉话,强制变成汉人。”
      “鼓励牧民养长毛羊,毛纺厂去收购。”
      “羊肉咱们也收,中原每天会消耗多少肉啊?怕是整个漠北的肉,咱们中原都能吃光。”
      “让牧民的腰包鼓起来。”
      “人富了,就懒惰了,胆子也变小了,自然就好统治了。”
      朝臣颔首。
      胡?跞吹溃骸氨菹拢?俏易謇嗥湫谋匾彀。?羰侨盟?歉涣耍?趾湍诘赝ê剑?翁?仄鞫疾簧柘拗疲?铣嫉P难?⒉怀桑?词芷浜Π !
      敢在皇帝兴头上撒盐。
      满朝也就胡?酢⒂谇?攘攘仁?恕
      朱祁钰兴冲冲的话头憋在嗓子眼里,认真思索一番,竟觉得有理。
      “老太傅有何高见?”
      “李代桃僵。”胡?跛党稣馑母鲎帧
      朱祁钰不寒而栗:“老太傅,您、您这未免太狠辣了吧?”
      就是用汉人替代蒙人。
      “陛下清扫天下,必然清理出来大量人口,难道都杀了不成?”
      “干脆,填充去漠北。”
      “玉米三宝在手,漠北就乱不起来。”
      “一手粮食,一手羊毛,强制定居,三十年后,漠北就彻底汉化了。”
      胡?醯囊馑际牵?岵坏蒙焙喝耍?纱嗄妹扇丝?丁
      真别说,胡?跏悄韬荨
      “老臣可没说要杀掉蒙人呀!”胡?跆??帧
      惹得朱祁钰大笑:“老太傅啊,您可真是人精,用蒙人填充其他地方。”
      “老臣看京畿、河南、山东就不错,正好人口互相交织,彼此融成一体,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挑的都是平原地带,都不是王霸之基。
      蒙人进来只能被迫同化。
      “陛下,太傅此言甚是。”
      叶盛道:“只是如此一来,移民又要花一笔钱了。”
      “漠北人逐水草而居,让他们迁徙,有什么难的?”耿九畴坏笑。
      朝臣也跟着笑起来。
      奉天殿内气氛轻松。
      正说着,江西奏报传来。
      朱祁钰展开一看,登时暴怒:“好个景德镇,好个胡家!”
      朝臣一愣,吓得赶紧跪下请罪。
      “都起来,跟你们没有关系!”
      金忠饶州府的情况全都禀报上来。
      第一件事,景德镇的管事太监,就有超过两千万两的家产。
      第二件事,胡广的后人,为了掩盖犯罪证据,竟然联合千户冯以浈,绞杀锦衣卫,导致锦衣卫损失惨重,金忠险象环生,差点就死了。
      一共两本奏章,还有一份密奏。
      “江西的银子是真多啊。”
      “费家抄出两千万,景德镇的太监还有两千万?”
      “哪来的银子呢?”朱祁钰费解。
      他把第一本奏章交给冯孝,给朝臣阅览。
      于谦和胡?醵允右谎郏?季醯媚岩灾眯牛骸氨菹拢?跻挛劳臣拼砹税桑磕睦凑饷炊嘁??兀俊
      大明非常缺银。
      就算中官能贪到两千万两,那也应该是宝钞啊,不能是银子啊。
      大明正处于严重银荒。
      大明立国百年,商业滚雪球似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远盛于明初水平。
      但银子却越来越少,市场上远远不够用,由此产生银荒。
      造成银荒的原因很多,本身银子稀少;
      地主老财把银子埋到地窖里不拿出来通行;
      奢靡陪葬之风等等。
      “哪来的银子呢?”耿九畴也喃喃自语。
      能通过税收估算出民间银子的。
      市场上流通的银子,应该在1.5亿两左右,所以大明处于严重银荒期。
      这些银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叶盛却道:“陛下,海外一定有个大银山!”
      “难以想象的大银山,银子多的就像土石一样。”
      “江西的银子,就是从海外银山来的!”
      这句话,提醒了朝臣。
      基本可以确定,浙江商人收购景德镇瓷器,就是销往海外,换取现银。
      而海外多么贫困,朝臣是心知肚明的。
      海外市场消耗不掉这么多瓷器。
      除非,海外有大银山,银子多的相当于石头,才把银子不当钱用,才在大明如此疯狂消费。
      “海外怎么可能有大银山呢?”
      胡?跫峋鲆⊥罚骸安豢赡艿摹!
      “大明尚且缺银,那些贫瘠的国家,怎么可能有大银山呢?”
      “不可能的,一定不可能!”
      很多朝臣跟着点头。
      郑和下西洋的归档,大家都读过的,海外都是穷国。
      怎么可能有大银山呢?
      要是有,宣德朝怎么可能不知道?
      “老太傅,可不可能是最近发现的银山呢?”叶盛这话提醒了朝臣。
      朝臣眼睛亮起,旋即暗淡下来:“不太可能,这个谭琦说过了,正统朝景德镇能收入上千万两呢,说明正统朝就这么多钱了。”
      “最后一次出海就是宣德八年了!”
      叶盛却道:“至今过了这么多年,咱们对海外一无所知,万一就在哪里,发现了大银山呢?”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江西的银子是哪来的!”
      “也许,南直隶、浙江的银子,更多!”
      朱祁钰嘴角翘起,叶盛是想开海了。
      这是个聪明人,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就想用开海,来名垂青史,或者遗臭万年。
      他想博一把,博赢了就名垂千史。
      顺便,站在皇帝这边,赌自己的前程。
      “再看看这道奏章。”朱祁钰把第二道奏章递下去。
      朝臣脸色急变:“胡家安敢如此?”
      这道奏章,给了奉天殿上的文臣致命一击。
      胡广是首辅啊。
      他的后人,怎么敢杀锦衣卫造反呢!
      而且,整个饶州府的背后,站着的是胡家,那些太监们分润的钱,大头都进了胡家的口袋。
      胡家是书香门第啊,怎么能做这种事呢?
      “会不会是假的?”有朝臣提出质疑。
      “金忠差点没命了,他能认错?”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这个胡家,仗着先祖遗泽,敢杀锦衣卫?”
      “他们在京师,是不是也要杀朕啊?”
      “啊!”
      朱祁钰爆喝。
      朝臣全都跪在地上。
      “胡广,乃贰臣也!”
      “他本是建庶人的臣子,却转头投降了太宗皇帝!不是忠臣!”
      “当时说身不由己,可以。”
      “太宗皇帝对他一路提拔,给他施展才华的恩准,让他担任首辅,让他执掌朝政。”
      “可他呢?”
      “世受国恩,却生出个孽障!”
     &nbs

第219章 用毛衣控制漠北还不够,胡濙要用李代桃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