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盖二进院[1/2页]

靠捡人,小祖宗我被各路大佬团宠了 钱兔柿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要的有些多,没有那么多的现货,不过现在是冬天,没什么人盖房子,一下子来了个这么大的订单,他们不舍得退掉,明确表示可以加急,一定按时给他们每天提供十车青砖,一直到他们把房子建好。
      在这镇上对比了三家,这家是老店了,有口碑价格也是最实惠的,时穗也不想再换,便答应了下来。
      签契约的时候,明确表示了虽然时间急,但质量要有保证,不然到时候货验收不合格小他们是不会付钱的。
      “这您放心,我们家是老口碑了,以后还要继续做生意,不会砸自己招牌的。”
      那掌柜笑眯眯的说道。
      既然青砖的事已经搞定了,那接下来便是买瓦片,有青瓦和陶瓦和石瓦三种。
      陶瓦也就是琉璃瓦,价格最贵,最便宜的都要六文钱一片,切且仅供达官贵族和皇室使用,平民是不能用的。
      那就只剩下青和石瓦可以选择了,青瓦比陶瓦贵,青瓦四文钱一片,石瓦五文钱两片。
      “小祖宗,您的房子买青瓦,我们大伙儿用石瓦就行。”
      村长在一旁说道。
      在他看来,不管价钱,能遮风挡雨就行了,不过小祖宗却是要用贵的。
      不过时穗最后却还是都买了青瓦。
      青瓦也没有足够的存货,跟青砖一样,先交了一部分定金,然后签契约,让他们到时候按时送货。
      这两样都弄好后,时穗没有立刻回去,而是直接去了一趟药铺,卖了两斤石斛,十斤羊肚菌,还有三斤的藏红花。
      一共卖了二百六十七两银子。
      “走,买肉去。”
      虽然空间里有吃的,今后却不能再大包大揽的拿出来,总得有个由头,正好趁着今日出来办事,多添点东西回去。
      来的时候特意拉了两辆板车,就是为了装东西的,现在街上虽然萧条,但还是有卖东西的心里,毕竟不管怎样都要生活。
      但她相信,现在伤寒病治好了,等到明年开春,没有干旱了,百姓们可以开始种地,到时候这街上很快便会热闹起来的。
      粮食他们就不买了,毕竟现在百姓们吃的米大部分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逛了一圈,发现卖的物资实在是匮乏,肉很少,青菜除了萝卜白菜就没有其他的了,价格也很贵。
      没办法,现在能把粮食拿出来卖的,都是想还钱去买其他东西的。
      先是买了一些冻柿子和笋子,扭头的时候,看到前面有卖海鲜的。
      “大爷,你这些都是怎么卖的?”
      她看到有生蚝,有虾,有带鱼,还有梭子蟹,都是活的。
      看来这位大爷家里应该是靠近海的,不然不可能捉到这么多海货。
      “看到是个小娃娃,大爷不知道该不该说。”
      村长在旁边道:
      “你只管说便是。”
      然后大爷便一一介绍了价格。
      “你这里总共就只有这些?”
      时穗看了一下地上的四个大桶,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百斤。
      她觉得那生蚝和梭子蟹不错,打算多买点,到时候可以放一些到空间里养。
      “我儿子那边还有一些,他在另一条街卖。”
      “大爷,这些我们都要了,你去把你儿子叫过来,他那里的货我们也都买了。”
      怕大爷不相信,觉得他们是骗子,时穗便直接先把钱给付了。
      “给,一共是二两八百三十文,你看看对不对。”
      “对对对。”
      大爷看到银子,才知道对方没有骗自己,高高兴兴的把钱收了起来,就去找儿子了。
      时穗先让大响他们把海鲜给搬到板车上。
      对于她来说,不到三两银子,便能买到两百多斤海鲜,已经算很便宜了。
      很快,大爷便把他儿子带了过来,他儿子跟在后面推了一辆板车,上面放着五个大桶。
      里面都是一些生蚝和梭子蟹,还有海鱼。
      时穗直接让村长去买了下来一共花了不到四两银子。
      “你们家住海边?”
      村长问道。
      “我们家靠海为生,家住五渔村。”
      “你们姓什么,到时候我们需要的话还去找你们买。”
      “我姓刘,叫刘春生,这是我大儿子,叫刘大山。”
      “好。”
      买完这些,时穗又让买了二十斤盐,这次带着大伙儿开始回去。
      快到向阳村的时候,时穗借着掩护,又从空间里拿了一百斤肉和一些蔬菜出来,直到全部把车装的满满当当后才停下。
   &nbs

第一百六十七章:盖二进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