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车一路向东,过了东都再向南。
      到了这里,已经能看到挖开的运河渠道了。
      河宽200尺,深八尺,这个深度和宽度即便是过楼船也绰绰有余。
      不过现在还没通渠,是没水的,他们也只能继续走陆路前往。
      而就在李修竹前往楚州的时候,上京城里的朝堂上,大家也终于知道李修竹不在了。
      看着身体还未痊愈傅文翰,大家面面相觑。
      这时,阮文君和肖容鱼也在太监的唱喏中走了上来。
      刚一落座,阮文君就开口道:“来人,给傅相赐座。”
      傅文翰赶忙行礼道谢,随后坐了下来。
      这时一位兵部的大臣上前进谏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不知道摄政王今日为何没上殿,臣有一份边关急报要摄政王拿注意。”
      阮文君和肖容鱼还没开口,就听傅文翰开口道:“大胆,朝堂是皇家的朝堂,有什么急报念就是了,难道老夫和两位娘娘还不能决定么?”
      闻言进谏的人赶忙开口道:“两位娘娘恕罪,傅相误会了,这边关急报是摄政王一直关注的,所以下官才……”
      “不用说那么多了,念吧。”
      “是!”
      顿了顿,这个兵部官员开口念道:“探子来报,西域三十六国已经结盟,玉门关守将请求增兵。”
      傅文翰闻言顿时一滞,上面的两位娘娘也有点慌。
      犬戎刚来进犯,这边西域三十六国也来了。
      还好北地新罗一战差点被打没,否则才是真正的麻烦。
      “现在我们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兵部侍郎田易上前开口道:“回傅相,虽然我们同时停了两地大运河挖掘,但因为镇守巴蜀抽掉了一半,剩下的被大将军抽掉了不少,我们现在还有三万可用军兵。”
      “这么少?”
      傅文翰沉思了一下,看向上首的两个女人,起身开口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臣请求调动京都十六卫两万人,由老将军苏起率军支援玉门关。”
      阮文君她们现在刚学会了批奏折,哪懂军事。
      好在李修竹跟她们嘱咐过,他不在凡事听傅文翰的就行。
      因此二人也没犹豫。
      “哀家准了。”
      “本宫也准了。”
      苏起也没想到刚从雁门关回来一个多月就要再次出征,不过他倒是很愿意带兵打仗。
      “老臣苏起,领旨。”
      虽然问题解决了,但是他们也意识到了李修竹不在京城,否则李修竹不可能不参与到这种军事调动中来。
      无论是傅相还是两后,都不可能不经和李修竹这个摄政王相商就做决定。
      那么李修竹这个摄政王到底去哪里了呢?
      仅仅是想想,就有几个接到武安君背刺的官员猜到了。
      下了朝的第一时间,几人就将李修竹离京的消息发了出去。
      他们的消息走的是空中,由不同的信鸽分割传递,因此当李修竹到达楚州的时候,对方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就在李修竹即将踏入楚州的军营前,伏击如约而至。
      看到李修竹一行就两

军营前的埋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