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6章 柱公为刀俎[1/2页]

骗了康熙 大司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老皇帝气昏了头,拔刀要杀亲儿子。
      换位思考一下,老皇帝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把现场的所有人都杀光么?
      不可能的事情!
      晚年的老皇帝,极其的好名,追求的是仁君的气度。
      很显然,老皇帝如今最需要的就是二个字:台阶。
      给老皇帝搭梯子下台阶,还要下的漂亮,下的没有后患,可谓难于上青天!
      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危才有机。
      越是难办,就越能显示出玉柱的真本事。
      “回皇上,若是按照臣的本意,对九爷确实是有些看法的。”玉柱也不藏着掖着,把对老九的憎恨之情,表露给了老皇帝。。
      老皇帝点点头,他肯定听得出来,这是玉柱含蓄的真心话。
      “皇上贵为天子,天子教训不成器的儿子,实乃家事也,外臣安敢置喙?”玉柱站稳了立场,表明了态度。
      老皇帝摆了摆手,显露出有气无力的样子,给人一种心力交瘁的疲态之感。
      “汝乃家中晚辈,身份不同于他人,但讲无妨。”康熙明显听出了玉柱的意思,顺势下了坡,却还是没有放过玉柱。
      父亲气疯了,拿家伙事儿吓唬儿子,妥妥的家务事呢!
      既然是家务事,臣子们就不应该多嘴多舌的瞎掺合。
      照玉柱这么解释,康熙的盛怒抽刀,就不是君要杀臣,而是父吓子也!
      哪家的父亲,很生气的时候,不说几句过头话,不做几件过头事呢?
      这就说得通了!
      歪理也是理,核心是老皇帝可以自圆其说, 心里的坎, 也过得去。
      老皇帝是玉柱的姑父兼表叔, 把玉柱视为家中晚辈,于公于私,确实都说得过去。
      “长辈生气之时, 若是真孝,理应大杖走也!否则, 便是陷长辈于不义。”玉柱心里明白, 老皇帝心里的那道坎, 远没跨过去。
      玉柱站稳了孝道,顺带着把他自己也彻底的摘了出去。
      “哼, 你个小猴儿,故意绕那么远,做甚?”老皇帝嫌弃玉柱的说话很绕, 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晚辈方才听您提及过, 我世祖章皇帝托梦于您, 思念九表兄了。不如就派他独自去孝陵, 吃斋抄经,清心寡欲的尽了孝道?”
      玉柱这话一出口, 一旁的魏珠,暗暗挑起大拇指,妙哉, 实在是高明之极也!
      皇祖托梦想孙儿了,这个借口, 实在是妙不可言!
      康熙心里窝着火,有个坎始终过不去。
      照玉柱的理解, 老皇帝既要狠狠的惩罚了老九,又不想惹来闲言碎语, 还要合情合理。
      老皇帝想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也就是玉柱有急智,异常机灵的找到了极为合适的台阶,让老皇帝只要一伸脚,便可顺利的出了胸口憋着的闷气。
      “那些人怎么办?”康熙没提怎么惩罚老九的事,却把矛头指向了跪满一地的豪商们。
      玉柱心里有数,皇帝已经默认了他的提议。让老九去守陵, 实乃一箭三雕之计也!
      既暂时让老八失去了得力的狗头军师,又帮着康熙出了口恶气,还可以借此平息负面舆论带来的被动局面。
      如果,老九去守陵了, 老皇帝显然要清静许多了!
      “以臣之见,将他们全部记下名字,实行连坐。一人乱说话,所有人都跟着重罚一百万两银子。”玉柱的狠辣手段,立时把老皇帝逗笑了。
      “还是要宽仁为本。唉,实在是家门不幸,才会叫外人看了笑话。”康熙这么一说,玉柱秒懂了。
      若只是一两个人知情了,康熙只怕是会采取杀人灭口的手段了。
      死人,是不可能说话的,那就永除了后患!
      问题是,现场有二百名豪商,还有大批的差役和侍卫。
      大家都看见了康熙拔刀追子的丑闻。客观的说,即使想灭口,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光了吧?
      玉柱提的主意,恰好挠到了老皇帝严重缺钱花的痒处之上,甚合圣心也!
      只要消息传了出去,老皇帝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抄几家富商,用他们的钱,去打罗刹国。
      “嗯,你是税监,正经管着贱商们,他们就都交给你去处置了。”康熙不缺钱花了,他一直憋着的那口恶气,总算是泄掉了大半。
      “不过,有些人就必须重重的治罪了。”老皇帝嘴里的有些人,这三个字咬得比较重。
      玉柱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严办那些替老九,也就是替老八捞银子的豪商了。
      “臣领旨。”玉柱一

第196章 柱公为刀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