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不是夸张。许多农人只盲目交税,已经改朝换代了好几次,他们的后代都还以为自己在前朝。
      廉颇和李牧很疑惑,为何会有这么多人知道他们离开了赵国。
      事实当然是蔡泽领着人告诉了他们。但赵人并不知道居然会有人对他们这群平民使用离间计,他们自以为实话实说道:“我们当然知道,因为我们一直很担心救了我们的廉公和李公。”
      其实这也不是假话。燕国的事和匈奴的事,就算他们消息再闭塞,因为需要征兵,他们都知道。所以他们也的确在向身边人和游商打探廉颇和李牧的消息。
      他们发自内心的关心廉颇和李牧。蔡泽只是将他们关心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廉颇和李牧听到他们的回答,好几宿没睡好。
      第二天睁眼,他们默默地一边赶路,一边尽全力练兵,以应对追击的赵军。
      令他们庆幸的是,就算路过了赵军的营地,赵军也像是没察觉出这一队秦人中多出了许多庶民一样,直接放行。
      廉颇和李牧原本以为他们是惧怕秦人,后来当有人偷偷赠送粮草和半报废的兵器时,他们心里明白了什么。
      刚明白的时候,两人心中难免愤怒。
      这些赵军所作所为,不仅是渎职,甚至可以说是通敌了。
      但愤怒之后,他们又发现他们没有愤怒的立场。因为这些庶民是跟随他们离开。
      楼缓自言自语:“这就是儒者说的,人心散了?”
      廉颇气得举起拳头要揍楼缓。
      楼缓虽然腿脚不便利,逃跑的速度却不慢。他一边逃跑还一边嘀咕:“你这人怎么听不得实话?你怎么不去揍赵王那个罪魁祸首?”
      廉颇气得比平时多吃了三碗饭。
      楼缓对廉颇的饭量十分震惊。他怀疑自己判断错误,说不定廉颇未老,还能替秦王征战。
      啊,做完这件事,满足了心愿之后,他不该在私下称秦王,该称君上了。
      楼缓很庆幸自己有秦王这样的君上,想来他可以在秦国善终。
      到了三不管地带后,秦国使团才遭遇了袭击。
      虽然各国不管这些荒野,但有许多匪贼盘踞其中。
      本来匪贼没胆子劫秦国使团的车,但他们看到秦国使团中有许多老弱妇孺庶民,他们就以为自己能抢了这些庶民的东西,秦兵可能自顾不暇。
      只要他们抢了东西遁入山林,就算是凶名在外的秦军也拿他们没办法。
      他们万万没想到,在这一支平平无奇的秦国使团中,有着赵国如今最厉害的两位将领。
      即便只经过了不到一月的时间,廉颇和李牧已经锻炼出一支能打仗的兵。这些新兵哪怕拿着绑着石块的木棍也能轻松冲垮匪徒,何况他们的手中还有赵军偷偷赠送的半废弃兵器。
      廉颇和李牧一路朝着长平前进,一边击退匪徒。当到达了长平的时候,他们手中的兵已经颇具血气,吓了边境的秦军好大一跳。
      “见过廉将军,见过李将军。”长平守将伯夫抱拳道,“这,这是把赵军带来了?!”
      廉颇疑惑:“你是谁?”
      伯夫:“……”将军,你见过我不止一次吧!
      “咳……”李牧笑道,“我记得你,你经常带政儿玩。你怎么在这里?”
      伯夫道:“我曾经是廉将军带领的长平赵军中的一员,后来……”
      他顿了顿,实话实说道:“我杀了赵括,投奔了秦国。”
      廉颇狐疑:“赵括是你杀的?他不是战死的吗?”
      伯夫道:“是我杀的。”
      廉颇摸了摸胡须,上下打量伯夫。
      伯夫跪下。他知道身为赵国兵卒,杀赵将肯定是大罪。廉将军肯定会怪罪他。
      “这么说,赵括引起赵军哗变的事也是真的?”廉颇问道。
      伯夫道:“是真的。”
      廉颇道:“他说如果能回赵国就要杀了朱襄,也是真的?”
      哪怕是现在,提起这件事,伯夫脸上也难掩愤怒:“是真的!”
      廉颇微微颔首:“他该死。”
      朱襄回到邯郸时给赵括留足了面子,说赵括是战死。不过后来有人传言赵括其实是被朱襄或者赵军杀死。朱襄才因此入狱。
      伯夫惊讶地抬起头。
      廉颇皱眉:“你现在是秦将,对我跪什么?站起来。”
      楼缓插嘴:“廉颇,你现在也是秦将,将来也是他的上峰,他跪你怎么了?跪的没错。”
      廉颇:“……”
      他抽出了剑。
      楼缓十分熟练的移动到李牧身后,道:“廉公让你站起来,你没听到吗?”
      李牧:“……”他真的很担心在进入咸阳之前,楼缓就被廉公杀了。
      伯夫不敢起来。
      “起来!”廉颇轻轻踹了伯夫一脚,“我记起来了,你是不是为了朱襄回到邯郸,说赵括是你杀的?”
      伯夫起身抱拳:“是

第130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