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终究是没枉费自己为朝廷出生入死一场。
      大殿之上,朱元璋端坐龙椅,淡然开口:“众位爱卿,对此有何高见,尽可畅所欲言。
      "
      他目光如炬,洞悉众人神色。
      话音方落,耿炳文为首的众武将便毫不犹豫地站出,齐声赞颂:”陛下英明,我等无异议!好得很,这政策再合适不过!兄弟们定会感恩陛下隆恩!给大伙找条退路,真是天大的恩惠,谁敢反对我跟他没完!"
      武将们欢欣鼓舞,连连称赞,还涨红了脸警告对面的文官莫要多事。
      然而文臣这边却是一片沉默,尽管心中不满,却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老朱脾性暴躁,谁人不知?更何况涉及兵权敏感,妄图献计不过是自寻死路。
      兵部尚书茹瑞、刑部尚书暴昭等人相互
      glance了一眼后默契行礼应和:“陛下圣明,臣等无异议!”
      见此情形,朱元璋倍感无趣,原只想听群臣建言献策完善朱政提出的制度。
      缉捕治安司与士卒转业牵涉军队及朝廷体制,必须审慎。
      奈何这些所谓的栋梁之才竟无一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是木讷顺从。
      想到这里,朱元璋略感不满,轻哼一声。
      听到这一声响,在场众人连忙把腰躬得更低了些,心中暗自庆幸没有言语冒犯。
      老朱接着吩咐太子朱标:“你回去召集众人讨论完善具体办法,实施负责人由朕决定。”"是,儿臣领旨。”
      随后又简要处理了数项政务,早朝结束,众人退散。
      老朱离去后,武将们纷纷谈论着新制度的利弊各自归去。
      心中盘算着回头得找人深入了解详情。
      这新制度,究竟要安排多少人力?各自部队能分到几个名额?又依据什么标准选拔?毕竟此消息一出,关系到每位将士的实际利益。
      属下弟兄们必定会追着询问细节,自己也有责任为士兵争取更多机会与福利。
      若无法满足他们期望,队伍士气必然受到影响。
      所以之后还得弄清楚到底是谁主管这事,并想办法加强联络,设法多获取一些名额才对。
      另一边,文官群体也开始纷纷聚首,针对早朝内容展开讨论。
      表面上看他们在奉天殿中对皇命敬听,毫无异议,似乎与此无关。
      但实际上这只是老朱威势所致,迫使他们暂时不敢发声。
      实则内心已开始权衡利弊,并有些隐隐忧虑。
      同时很多人也觉事情蹊跷,仿佛有些不对劲的地方——这两年陛下接连推出让人瞠目的政策:先有底薪+绩效奖金+淘汰机制+考核规则的新体系,如今又提出关于治安管理司及军队转岗的规划。
      这般眼花缭乱的大动作着实令人招架不住!
      想到那个促使人人内卷的竞争性制度,大伙就更觉苦不堪言。
      实行近三年以来,谁能道尽这些年的煎熬!从前慵懒度日、轻松摸鱼的好日子早已不在,现在整天忙得跟陀螺似的。
      大家为了得到奖金和良好评价拼命处理事务,生怕被革职丢官。
      而且还得时刻防备身边同事,尤其警惕那些不知疲倦、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盯着自己的位置,逼迫自己加班加点工作。
      这等高强度劳作真是非人类能承受。
      也不知这个恶毒方案是陛下自行设计还是受他人启发。
      要是有人提议而被知晓身份,定不会轻饶此人!
      思绪至此,众人没了继续讨论的兴趣,只想赶快返回衙门完成当日任务。
  &nb

第61章 暗藏实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