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他的这番话,是跟张蔓月说的,也是说给那些个探头探脑,打听消息的人听的。
  张蔓月点了点头,“我知道的,大哥。”
  “那我们就先走了。”
  张二哥:“走了,好好照顾自己。”
  张蔓月冲他们挥挥手,“你们慢走。”
  这年头物质匮乏,他们给不了她太多的东西,却给了她最真挚的关怀。
  这份情她记下了,不管是为了原主,还是为了他们对自己的恩情,她都会好好报答他们的。
  她回到屋里,看到李母和李青芸在收拾碗筷,她到处走走看看,看见墙角放着鱼竿。
  “娘,这些钓具是谁的呀?”
  “这是俭哥儿以前用的东西。”
  张蔓月拿起钓具看了看,鱼竿还能用,但是鱼笼已经开始腐烂,应该是年代太久远,被虫蛀了。
  李母走了过来,“你会用这些东西?”
  那她可太会了。
  小时候住在村里,她没少下河去捞鱼。
  张蔓月拿着鱼笼惋惜道:“我会呀,可这鱼笼坏了。”
  “这个我会编,只要有竹子,我就能编出来。”
  张蔓月十分惊讶,“娘,你还会这个呢?”
  李母笑得很腼腆,“这有什么难的。”
  “那我去砍两根竹子,你帮我编几个鱼笼,到时候我拿去捕鱼。”
  “行呀。”
  李母十分高兴,鱼可是肉呀,要是能捕到鱼,那多好呀。
  张蔓月拿了柴刀,就要上山去。
  李母叫住她,“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还是找个人陪你一起去。”
  她还受伤呢,这会儿还要上山去,没有人跟在旁边,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张蔓月听到这话,挥了挥自己手上的菜刀。
  “娘,你放心吧,谁要是想欺负我,我打得他屁滚尿流。”
  李母想到她今天拎着刀,追得李大伯他们满屋子逃窜的画面,沉默着没说话了。
  张蔓月找了个草帽戴上,冲李母挥挥手,“我走了。”
  这会儿热得慌,天旱没活儿干,村里人几乎都在家纳凉,没几个出门的。
  张蔓月记得前面不远有座山,就有一片竹林,她可以去那里看看。
  已经有小半年没下过雨了,地里种水稻的很少,很多人家种的是耐旱耐热的高粱。
  种水稻主要是为了交赋税。
  大伙儿都知道天旱,种水稻的收成不理想,只能想办法种高产的作物,让自己不饿肚子。
  她抬眼看了看天,万里无云,看来短时间内是不会下雨了。
  在农业社会从事农耕只能靠天吃饭,实在太苦了。
  可她没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她连自己都还养不活。
  不过她心里模糊有个想法,自己可以凭借灵液,谋划一条出路。
  这是她的立身之本。
  除此之外,她还要改善李家在村里的地位。
  家里没有男人,实在太容易受人欺负了。
  她没办法马上变个男人出来,不过还有一个办法。
  用利益捆绑的关系是最牢固的,什么情分恩义都太过虚幻,只有让大家看到有利可图,大家才会维护他们。
  她一心赶路,根本没注意到有个人,正不远不近地跟在她身后。

第14章 终于能吃饱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