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内侍总管拿着册子,继续念道:
  前锋营:李忠,兖州人,持旗陷阵,身中二十七矢,旗杆未倒。
  王定边,陇西人,独守隘口半日,残躯堵石门。
  赵四郎,幽州猎户,射杀敌酋三,箭尽抱敌坠崖
  陷阵营:
  周破虏,洛阳孤儿,年十七,肠出仍缚腹力战。
  孙铁牛,并州铁匠,举铁砧碎敌颅,同焚于火。
  神机营:
  公孙默,墨家子弟,以机关弩毙百人,焚于敌油。
  刘三箭,幽云箭手,双目盲犹发连珠,殁于箭雨。
  炊事营:
  老吴头,五十老卒,持汤勺击敌,护幼卒三人
  ……
  那内侍总管拿着册子,一连念了许多个名字。
  每念出一个名字,人们仿佛亲历了一场战争。
  不知过了多久,在这场战役中战死的所有将士姓名,都被念了出来。
  大殿长静,落针可闻,只有人们微微地啜泣。
  原来,每一位阵亡的将士都是这般独一无二,每一种死法都是那样血淋淋。
  他们死于不同的战斗,却有着同样的归宿和志气,那便是护国安宁,护民安乐。
  按照兵部的规制,帝后依次给阵亡将士的家属敬酒,并亲自将抚恤金交到他们手里。
  这里面好几户都是平头百姓,若无此机会,别说天子亲自敬酒,就是踏入这宫门,也是一辈子不可能遇到的事。
  如今也算是祖宗坟头冒了青烟,死去的家人替他们光耀了门楣。
  天子皇后到了侯府这里,随行的内侍举着一个小小的匣子。
  人们都很是奇怪。前面几户,陛下直接给的银票,或百两,或千两,皆是论功行赏。
  到了夏将军这里,传言兵部核算的抚恤金有万金,人们都很是好奇,这万金若是真折算成金子,只怕要装很多个大箱子。
  若是银票,也当是厚厚的一沓。
  而这内侍的手中,只举着个巴掌大的小匣子,分明是装不了那么多银票的。
  “宁安侯,夏将军已逝,还望你节哀顺变。”帝后举着酒杯,和其他家属没什么区别的,微微鼓励了一句。
  宁安侯低头饮光了杯中酒。
  “接抚恤金。”内侍高唱。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南声声的身上,她缓缓走上前。
  和其他家属不同的是,这次不是天子将银票递到他们手中,而是皇后。
  只见秦皇后从内侍手中的匣子里拿起一张票据,交到南声声手里。“这是城西一座宅院的地契,占地百亩,价值十万两白银。冠的是南声声之名。”
  “这是南郊十个庄子的红契,占地三千亩,价值三十万两白银。冠的是南声声之名。”
  “这是大商五百家铺子入股票根,持票者便为其大东家,价值七十万两白银,冠的是南声声之名。”
  ……
  皇后一口气递出了十多张单子,每一张都将其来源用处和价值说得清清楚楚。最后,都不忘强调一句“冠的是南声声之名。”
 

第85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