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十三、听我说,谢谢你![1/2页]

明末太子:召唤猛将,复我山河! 青锋剑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花木兰前脚刚走,就听到站在钟粹宫门口的太监喊了一声:“皇后娘娘凤驾驾到!”
      “老妈周皇后不是跟着朱由检去了南京吗?”
      正因为李元霸之死黯然神伤的朱慈?R不由得一愣,旋即想起紫禁城中还有另外一位以美貌而名垂青史的懿安皇后——张嫣。
      史书记载张皇后“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若悬胆,皓牙细结”,总之不吝赞美之词。
      在历史上,这位皇后也以美艳留名,与三国时期曹丕的妻子甄宓、南北朝时期的高澄妃子李祖娥、隋炀帝杨广的萧妃齐名。
      白天在奉天殿的时候,因为生命受到威胁,急着逃跑,朱慈?R也没有多看几眼这个皇伯母,今晚正好仔细端详一番。
      张皇后带着四名太监、六名宫女进了钟粹宫。
      只见她峨眉高耸,步伐轻盈,雍容华贵,让前世宅男出身的朱慈?R不由看的心神荡漾。
      “这位皇伯母不愧是从五千秀女中挑选出来的美人,实在是太美了,朱由校真是好福气!”
      朱慈?R唯恐惹人非议,不敢多看,急忙作揖施礼:“侄儿拜见皇伯母!”
      张皇后哪里知道这瞬间功夫好大侄心里想的什么?
      笑吟吟的上前牵了朱慈?R的手道:“琅儿啊,你父皇与母后离开北京后,伯母可要好好照顾你,免得外人说我这个伯母不知道照顾孩子。”
      柔荑在握,软、白、香……
      不知怎么搞得,朱慈?R真的想轻轻握一下,“唉……前世到底只是个宅男,没有见过世面呐!”
      朱慈?R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面对着三十八岁的皇伯母,竟然能让自己心神不宁。
      朱慈?R可是只有十五岁啊!
      可是朱慈?R十五岁跟我有什么关系,穿越前我都二十八了!
      张皇后还以为朱慈?R有些拘谨,自己到底不是他的亲生母亲,微笑着放开了朱慈?R的手:
      “琅儿在外面奔波了大半日,想来早就饥肠辘辘了吧?伯母命人做了好吃的菜肴与糕点拿来给你……”
      张皇后说着话扭头吩咐一声:“从良,把食盒给太子陛下提到殿中。”
      只见一个年约四旬,相貌清癯,身材颀长,举止端庄,穿着四品太监服的宦官提着一个不小的盒子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奴婢李从良拜见太子爷!”
      精美的食盒,精雕玉琢,老远的就能闻见里面的菜香味,想来定是色香味俱全。
      朱慈?R微微颔首:“有劳李公公了!”
      李从良把盒子放到餐桌上,掀开盖子小心翼翼的端出来里面的的菜肴,虽然都是些普通的食材,但做的却很精致。
      四荤四素四汤,外加八个糕点。
      “让伯母费心了,咱们一块用膳吧?”
      操劳了大半日,朱慈?R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早已是饥肠辘辘,此刻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忍不住食指大动。
      “伯母看着你吃。”
      张皇后端庄的坐在朱慈?R对面,用慈爱的目光看着这个好大侄。
      朱慈?R也不客气,狼吞虎咽起来,肚子实在太饿了。
      “皇伯母,好吃!”
      “瞧把琅儿给饿的,慢点吃。”
      张皇后一脸欣慰,“只要合你的胃口,皇伯母每天都来给你送。”
      “合胃口,太合了!”
      朱慈?R觉得来到大明后的第一顿饭格外的香。
      张皇后一脸感慨的道:“琅儿啊,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大明的列祖列宗都要谢你……”
      “皇伯母言重了。”
      朱慈?R埋头干饭,大明朝的八辈祖宗都谢我,有点吓人。
      “伯母已经准备好了以身殉国,还以为明年今日就是我的祭日。”
      张皇后说着话从走上来的宫女手里接过来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盒,“是你让伯母可以见到明天的太阳,伯母无以为报……”
      朱慈?R的心“砰砰”跳了起来,真怕这个皇伯母下一句蹦出来个“以身相许”……
      “伯母把这个送给你。”
      张皇后说着话掀开了盒子,里面赫然都是翡翠玛瑙、金银首饰,在琉璃灯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皇伯母这是何意?”
      朱慈?R放下了筷子,一脸不解的问。
      张皇后莞尔笑道:“这是皇伯母半生的积蓄,除了这些首饰之外,仁寿宫里还有白银四千八百两,黄金三百两,回头哀家让人送过来。
      皇伯母知道国库空虚,平叛需要巨大的军饷开支,虽然这些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是皇伯母的一片心意。”
      大明王朝实在太穷了,从万历时期就开始入不敷出,一直到崇祯年间也没能扭转局面,而且越来越穷。
      大明国库的税收从仁宗巅峰时期的年收六千万两白银,到了嘉靖时期跌到了年收两千万两,勉强保持收支平衡。
      而到了万历年间,通过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使得大明税收略有上升,从年收两千万涨到了三千万两白银

二十三、听我说,谢谢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