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才到中午,燕军喘息未定,又遭到了另一波攻击。】
      【燕军本就薄弱的防线被冲垮,如果战争史上有奇迹,那么此刻发生的事一定是其中之一。】
      嗯?朱元璋直起身子,眼看朱棣就撑不住了,发生了什么?
      【无论是《成祖本纪》还是参战将领的传记,都记录了这一幕。】
      慢着!永乐年间看得正出神的朱棣眼皮一跳:什么叫成祖?成祖!老子是太宗!太宗!!!
      感受到他怒气的朱高炽冷汗都下来了,这是哪一个不孝子孙改的庙号?简直大逆不道!
      群臣们相互看了看,成祖,这不是暗示陛下的王位来得不正吗!这可是大忌!
      不过也和他们没关系,应该是后面的皇帝擅自更改的,结果后世就沿用了这一庙号。
      成祖……朱元璋不知该喜还是该悲。
      朱标突然想笑,四弟应该是不愿意用这个庙号的,但是谁能想到将来的事情呢。
      小朱棣有些茫然,什么叫成祖?
      成祖!赵匡胤嗤地一声笑起来,想必那个朱棣知道了气都气死了吧。
      【当时天地间突然生出了一股旋风,风力之强,甚至把李景隆帅旗的旗杆折断了,朝廷军因此陷入慌乱。】
      【朱棣趁机放了一把大火,风助火势,向朝廷军烧过去,发动总攻的变成了燕军。】
      【朝廷军的猛将战死,而主帅李景隆更是发挥传统艺能,向南方逃窜而去。】
      朱元璋目光深远,难道老天也认可朱棣成为皇帝吗?
      朱标看得瞠目结舌,这样都可以!
      小朱棣一脸的骄傲,我好厉害啊!
      李文忠直接跪下请罪了,他希望皇帝直接将他赶出去,他真的在朝廷上待不住了!
      太丢脸了!
      众武将无不同情地看着李文忠,啧啧摇头,真是家门不幸!
      刘彻想起高祖斩蛇起义的事情,果然,拥有帝王之气的人都如此不同啊!
      嬴政哼了声,身为帝王,谁还没一点特别了!
      寡人13岁为秦王,21岁亲政,吞并六国,开创帝制!
      谁能与寡人相提并论!
      唐朝。
      李世民笑了,作为同样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赢家,他太清楚这条路的艰难了,但既然要成为帝王就必须经过常人无法经历的磨难!
      【这就是靖难之役中的白河沟之战,燕军以少胜多,上万朝廷军被斩首,十多万人溺死河中,尸体横陈百里。】
      朱元璋向小朱棣招招手。
      小朱棣不明所以走来。
      朱元璋打量着此时年幼的四子,伸手摸摸他的脑袋,百感交集:这就是他的儿子,后世称为永乐大帝的儿子。
      文臣武将们眼中讶异,莫非陛下打算……
      如果是这样的也好,燕王殿下确实是天选的帝王继任者。
      但是太子也很好啊,不过天幕说太子将来会病逝,不知道如今还是不是这样呢?
      如果不是,那……又将是一轮的腥风血雨……
      【朱棣挥师向山东挺进,不想遇到了驻守山东的两员大将:铁铉和盛庸。】
      【朱棣大败而归。】
      【朱棣手下的能将张玉也不幸战死,建文三年,燕军继续向南吞并地盘,但是兵力不足,难以巩固抢下的地盘。】
      【时间越久,燕军颓势越明显,朱棣是以一隅抗全国,而朝廷军的优势也越加明显。长此以往,燕军将被耗死。】
     

第37章 国都之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