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有人的都认为后世这个扶贫成功了~~
      然而视频中的话语一转说道【城市正常高速发展,村民只要继续在悬崖上生活,不但扶贫成本高,城乡之间
      的贫富悬殊也会越来越大。】
      【而且悬崖村并不是唯一一个因偏远而致贫的村落,要中断他们世代传下来的贫穷根源,政府决定来一个翻
      天覆地的大工程。】
      各个朝代的君臣们:嗯??
      难道之前做的事情还不算大工程吗?
      又是修钢梯,又是铺电缆的!这些不是大工程是什么?
      百姓们又要哭了。
      还有!居然还有!
      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还不算脱贫吗?
      在后世眼里怎么样才算脱贫?
      【政府在靠近县城或者交通便利的平原位置建了1400多个安置社区,帮助全部两千多条贫困村总共35万名村
      民搬出来,一座座新的楼房,完善配套的社区,医疗、文化设施,还有学校,交通网络全部为村民而建。】
      百姓们看着那些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村民开开心心地搬东西从悬崖上面下来,眼泪也跟着下来了。
      那么多盖得整整齐齐的漂亮房子,街道整齐干净,还有绿树点缀其中。
      还有给人看病的卫生院,还有给孩子们上学的学校……
      原来这就是后世所说的脱贫!
      一辆辆卡车载着满满的村民下来,大家抱着被子衣服乐呵呵地去领房子的钥匙,还有背着沙发,背着电器的
      人。
      一个个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
      皮肤黝黑的老奶奶拿着钥匙开门笑得一脸褶子。
      进门就看到干净明亮的房间。
      而且这些房子村民只需要付大约一万元自筹资金,房产权就归他们。
      一万元,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们也知道一万元的多少,这简直就是白送啊!
      乾元三年,一身落魄的杜甫看着天幕中的后世政府为村民盖的结实有漂亮的新房子笑了起来。
      越笑越大声,笑着笑着泪落下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大声喊着:“我看到了!我看到这一幕了!哈哈哈哈~~~”
      相对于百姓们的激动哭泣,各个朝代的君臣们就显得有些尴尬。
      前面的都学不来结果又来个这么大的?
      给村民盖房子!!
      而且盖的这么结实漂亮!
      这……这真的做不到了……
      只能集体沉默。
      难怪百姓们都想生活在后世……
      有些君臣安慰自己:不是他们不愿意这么做,实在是没有后世那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
      不是他们不愿意。
      这话说得让一些心知肚明的人冷哼,不过都是借口而已。
      再看天幕,唯有长叹,这就是后世啊。
      【新措施下,每一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都会配套相应的幼儿园,小学以及中学。】
      【法例规定所有六到十五岁的适龄学童都可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贫困人口更加连幼儿园学费也不用付,以
      往的孩子一般都是到十岁左右才上学,上学没多久边辍学打工赚钱。】
      百姓们:虽然知道在后世国家规定必须从六岁就要上学,但是再次听到这些话还是忍不住激动。
      后世是全民都要上学啊!
      还是免费的!
      简直想都不敢想。
      读书啊,这对现在的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依旧尴尬的各朝君臣们。
      朱元璋皱眉:“读书人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书读得越多就越难缠!这些文人的笔可比那些刀子厉害多了
      !”
  

第204章 全方面脱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