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四章冯盎的阳谋反击[1/2页]

贞观清闲人 清茶和美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下班后,李宽回家吃吃喝喝,王?则真的把李宽说的操作给李世民送过去。
      李世民看完就一个感觉,真不错,我喜欢这个操作,随后在岭南官员任职名单上多加几个自己人,然后笑着道:“希望那些蛮人造反,到时候我就可以派兵进岭南镇压,你说冯家父子死于蛮人暴动我该给个什么荣誉?”
      王?笑笑不说话,他知道李世民在开玩笑。
      可惜李世民的眼中真的有寒光在动。
      晚餐时,李世民因为心情好,多吃了两碗饭,并把这些事告诉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听完眉头微皱:“陛下是想等世家按照这个操作把岭南那些县治理好,然后再把那些官员升职,换成自己人?”
      李世民微微点头,没错。
      长孙皇后又一次皱起眉头道:“陛下是还有什么其他算计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没错,我还有其他算计,只不过没到展现出来的时候。
      长孙皇后也不在询问。
      长安城内的世家代言人们很快也都通过王?拿到李宽给的方案。
      看到之后纷纷做出决定。
      清河崔的老家主对自己的儿子道:“我记得三房那边的孩子是年轻一代最优秀的吧,把他举荐过去。”
      王?默默的把自己侄子,王家这一代最优秀的年轻人举荐过去。
      其余家族也都是类似的情况。
      原本大家只是想让一些偏房的人过去,现在听了李宽的方案,大家决定派出最优秀的子嗣。
      这是一场政治红利。
      究竟考验的世家老人们是这样给子嗣们解释的。
      对于这些李宽到是无所谓,他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他和那些大家族比不了,李家安排子嗣的事也轮不到他操心。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也会去岭南。
      第二天,李宽刚上班,一位太监就送来一卷圣旨。
      三省通过的,任命李宽为春州刺史,顶了冯智戴的位子。
      拿到这个任命时,李宽是懵的,忍不住吐槽道:“陛下今年不大啊,怎么和三省那群老头一样,一起得了老年痴呆。”
      “竟然让我一个九岁的孩子当刺史。”
      李宽的话让传旨的太监嘴角狂抽,你也疯了吧,竟然当着我这个奴仆的面子说陛下坏话。
      “还请楚王殿下尽快办理交接,去往春州上任。”
      太监面无表情的道,他怕再待一会,李宽又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
      怀着悲愤的心李宽来到自己的办公处,看到王?一阵吐槽,把李世民和三省六部的人直接说成老年痴呆。
      等李宽吐槽完后,王?默默的递给他一份奏折。
      那是一份举荐李宽为春州刺史的奏折,举荐人是王?。
      一瞬间,李宽感受到了大尴尬,灿笑两声,尴尬的道:“王公,我也不知道是你举荐的我呀,抱歉抱歉。”
      王?瞥他一眼,不搭理他,解释道:“放轻松,不止你过去,还给你配了两个副手。”
      哦,听到这,李宽就来了兴致,看来王?和李世民还是当人的呀。
      谁是副手?
      王?神秘一笑,并不解释。
      等看到自己的副手时,李宽的脸色不能说极其难看,只能说毫无笑意。
      工部侍郎许敬宗、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
      许敬宗更像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社畜。
      李崇义和许敬宗相反,是一位鲜衣怒马少年郎。
      看到性格截然相反,又一起和自己上路的两个人,李宽的心情郁闷不已。
      为啥会挑选这俩货?
      李崇义还好一些,许敬宗这家伙是什么鬼?
      这可是千古大佞臣,佞臣传第一的存在。
      李宽是不解的。
      但是在其他人看来,把许敬宗给李宽,这是妥妥的看中李宽啊。
      秦王府十八学士出身,以博闻强记出名,通晓历史。
      三人上路的日子很快来到,李宽带着明兰一起去春州,明玉和义叔留下来负责照顾楚王府。
      走的时候,没人来送三人,许敬宗人缘不咋滴,李孝恭在忙其他的事情,李宽更不用说了,只有一位小宫女送来了一份糕点,是以李世民赏赐名义送来的。
      朝廷还是比较给面子的,没让三人坐一辆马车,给了三辆,李宽和明兰坐一辆。
      许敬宗自己一辆,李崇

第二十四章冯盎的阳谋反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