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二章 噶韭菜前的一点小日常[1/2页]

汉厨 三百斤的厨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彻一句“凡是你大农令的属官你看着办”,让杨川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汉帝国最大的老阴π不是别人,正是眼下这位油腻中年大叔。
      皇帝,刘彻。
      后世两千年的经验教训告诉他,无论是多大的官儿,有多么高大上的胸怀和抱负,也无论其人品、智慧和道德,最终在意者,却也不过三个字:名声、利益和权力。
      作为皇帝的刘彻,对这三样东西尤其看重。
      特别是权力……
      “陛下,微臣不善跟人打交道,更别提什么识人善用、唯才是用,只求一心一意的为朝廷筹集足够的钱粮,其他事情一概不懂。”
      杨川十分诚恳的说道:“此外,微臣在长安城的名声不太好,贪财不好色,差点被长安百姓点评为四大恶少之一……”
      刘彻哈哈大笑:“不用怀疑,你本来就名声不好。”
      “杨川啊,你可能还不知道,所谓的长安四大恶少如今早已过时,而是长安十大恶少,你杨川排名第五,仅次于曹襄那混账货色。”
      杨川干笑几声,不吭声了。
      你是皇帝,你说的真好听,你说什么都是对的。
      “放心去干事吧,不就是一两百名属官吏员么,多大的事,”刘彻十分豪迈的挥挥手,“朕身为大汉天子,总不能大凡小事都让朕拿主意吧?你说说,若人人都跟你杨川一般,屁大的一点小事都来让朕独断乾纲,朕还不得累趴下?”
      杨川摇头,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错了。”
      刘彻脸色一沉:“朕错了?”
      杨川拱手道:“陛下,大农令虽不怎么显赫,多为赋税钱粮等杂事,看似并无多大用处,但实际上这天下的农耕稼穑钱粮筹备之事,尽出其门,故而,不仅大农令一职须得精挑细选,其属下官吏更应该由陛下亲自选拔,微臣方能放开手脚的去为大军出征而精打细算。”
      刘彻点头,叹一口气,道:“杨川啊,你这小子叽叽歪歪、婆婆妈妈的,怎就没有一点大汉男儿的气概呢?”
      “罢了,既然你这么不顶用,畏手畏脚的放不开手脚,朕便勉为其难一次,给你选拔一批精干官吏……”
      ……
      于是,一日一夜。
      杨川正在大农令后堂吃茶,大长门崔九来了。
      老贼一如既往的阴沉,不过,这一次,他眼角细密的鱼尾纹略显深刻,从袖中摸出一叠绢帛之物丢过来:“皇帝挑选的大农令属官,你看着安顿吧。”
      杨川展开圣旨,只扫了一眼便笑道:“陛下英明,陛下神武,陛下真乃千古一帝、堪比尧舜……”
      崔九:“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废话!”
      杨川侧头,瞅着脸色阴沉的崔九笑道:“怎么,皇帝此次挑选的都是太学院的学生来大农令干事,你不满意?”
      崔九自顾自的坐下,十分冷淡的说道:“你是太学院祭酒,难道不知道太学院如今什么情况?那些各地选送过来的所谓学子,哪一个不是世家子?
      当初,你说要选一批百姓人的子弟来长安城读书,想为大汉培养一批真正的读书人,结果倒好,你又是忙着屯田,又是忙着去朔方郡当太守,太学院你去过几次?”
      杨川忍不住笑了。
      这个崔九看似阴冷,实则对眼下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尤其是对太学院废弛一事,更是显得有些不满。
      可这有什么办法呢?
      刘彻想要的太学院,自然是没有什么权贵、望族背景的太学院,最好是清一色的寒门子弟,唯有如此,大汉太学院才能紧紧捏在皇帝的手心里。
      问题是,眼下条件不允许,不说寒门子弟有没有真才实学,光是从各地郡县衙门‘审批举荐这一环节,就根本不可能给那些寒门活路,更别说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大长门,这些学子有什么问题?”杨川佯装糊涂,皱眉问道:“皇帝都能从中选拔出两百多人,自然各有其才、各有其能啊。”
      崔九冷冷道:“皇帝很生气,昨夜杀人了。”
      杨川‘呃了一声,嘟囔道:“不就选拔几名干部……咳咳,不就选拔几名属官吏员么,怎么还杀人了?”
      崔九:“你之前撵走的那些人,都跑去丞相府寻公孙弘哭诉,请求他主持公道,要给一点颜色看看;公孙弘出了一个馊主意,让那些人跑到未央宫去哭闹;结果,皇帝正好醉酒,含含混混说了一句话,便杀了五六十人。”
      杨川听得一阵恶寒。
      醉酒之际,一句话杀了五六十人?
      不过,此事对他来说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就说明,自己的一番深思熟虑没有任何纰漏,刘彻都能为他清除后患了,这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坏消息便是眼下这个刘彻真会杀人,一言不合就弄死一大片,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正当理由,这让杨川的心神再一次拉满了警惕。
      “那些废物,死了就死了,关我屁事。”
      杨川干脆耍起无赖,往马扎子上躺平,悠然说道:“崔九大叔,你就别藏着掖着的,说吧,皇帝还有什么旨意?”
      崔九不置可否的说道:“皇帝让我问你一句话,十五万大军在漠北征战七个月,需要多少钱粮?”
      杨川随口说道:“需要一个半月。”
      对于杨川的答非所问,崔九十分满意,转身便走:“好,若一个半月做不到,你就等着被夺爵吧。”
      杨川笑问一句:“崔九大叔,不留下蹭饭?”
      崔九:“皇帝等着回话。”
      杨川:“那就算了,本来做了一道仙跳墙,还想着让崔九大叔尝尝鲜,既然如此,小子就不远送了。”
      崔九直接走回来,一本正经的坐下:“看看老夫这记性,皇帝今日去上林苑猎熊去了……”
      ……
      前段日子,南宫钱庄因为挤兑风潮而名声大损,就连长安城的百姓人都知道,那钱庄做了一笔赔本的买卖,如今估计金库都空了。
      所以,剩下的几家狗大户,最终还是选择了持币观望,纷纷派人来到天府人间,十分委婉的表示要提取所有的钱粮。
      卓氏看上去十分憔悴,好话说尽,就差跪地求饶了。
     

第三百六十二章 噶韭菜前的一点小日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