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团年,除夕闹新年[1/2页]

因为你爱我,我将感恩整个世界 心海安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江凯感叹自己犹如一粒黄沙,被时代的浪潮打前沙滩上,再无在水中被洗砾成金的机会。
      黄景仁,一个清代大诗人,我却与他同病相怜。彼时他所属朱筠幕中,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而我呢?将被迫离开校门,从此接受社会的摸爬滚打。
      邓公南巡之后,全国两极分化严重。有文化,有资源的人,抓住了改革机遇的良机,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江凯想起邓公南巡的一句话,“你们的步子一定要更快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思想更解放一点“。
      江凯想到自己的处境,“没知识支撑,步子再快有何用?没知识润头脑,胆子更大有何用?“
      知识,才是成功的源头。
      江凯现在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未来渺茫,也拖累了美久。
      万家灯火,千声笑语,江凯摸了摸日渐见瘪的口袋,“唉!睡吧“。
      江凯闭上了眼睛,脑子中却想着明天的几桌宴席费用。加上红包,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虽然美久的爸爸说礼节全免,主要是认亲。不给,失的是我们的颜面呀!
      鞭炮声越来越密,年味越来越浓。久久不能入眠的他,很想念美久,要是此刻能拥她入怀,便不会冷了吧。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凤儿,这三百块,拿去给我俩,各买一件上眼的衣服吧“,李多金在厨房里大声和江岚凤交待。
      “这二百,是大芬给凯凯买新郎装“,李多金背起刀具的声音,“都放在了桌子上,记得拿走“。
      江凯也赶快起床,他要先收拾屋子,然后订酒席。
      冬天的早晨,特冷。雾极重,霜有影。
      细草穿纱霜未消,树影笼雾咫尺遥。
      梅花转角无人见,一阵香风扑面来。
      “哪里来的花香“?江岚凤也闻到了。
      “妈妈,您看“!江凯早就看见了。朦胧胧胧中,右里不远处有围墙,梅花探出了枝头。墙脚跟的茅草只见白色的影子。
      江凯和妈妈到了开府酒楼时,头上密密麻麻落满了雾水。
      江凯这几天如履薄冰,越在意钱,越是差钱。
      他坐在前台,望着来来往往团年的人,心生感慨。他对这场聚会,心里是抗拒的,总是有种差人一等的感觉。特拘束,难受!
      江凯明白,章叔叔也是为了美久。
      “既来之,则安之吧。一定要先从精神上武笞自己,不能让人低看了“,江凯深吸了一口气,回忆与美久甜蜜的画面。心中渐渐回暖,脸上也有光泽了,眼神也柔和了。
      爱情给了他力量。
      他站起身,走到了酒楼外面,迎接他和美久的至亲。
      一群人散步式的朝这边走来。
      江凯目测,大多是知识分子,儒雅,稳重。
      章海波逐一给江凯介绍,每个人都微笑点头。
      一众人走向餐厅。服务员推开沉甸甸的金色大门,一个阔大奢华的空间展现在众人面前。二十四个灯头的金黄色水晶吊灯,发出金色的光芒,映射在水晶球上,炫出斑斓的色彩,迎接贵客的到来。
      精致的欧式桌椅,精美的刺绣软靠,使餐厅显得更高档。
      期间,并没人对江凯问这问那,每个人也都知礼数。
      快到十一点时,江岚凤带着江凯的姑姑等人走了进来。李多金穿着灰色呢子大衣,挺直了腰杆,在最后面,像是个压阵的人。
      并没寒喧,各自落座。
      侈衣美食。美味佳肴。
      城里人有城里人的文雅。
      乡下人有乡下人的礼数。
      也许都受改革改革开放的影响,腰包都鼓了,没有谁瞧不起谁了。
      江凯的担心成了多余。
      大山里的除夕,比县城更讲究一些。
      除夕早上,爸爸妈妈早早地就起来了,准备中午团年的食材。
      从记事起,林海媚就记得,妈妈在做年饭之前,必先在灶屋门背后烧点冥纸,说是迎接先祖们回家过年。
      妈妈烧了之后,再洗手准备做年饭。
    &n

第四十一章 团年,除夕闹新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