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5章 公子出关赴胡地[1/2页]

秦时颂乔松 毛豆佐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沉吟了一阵,乔松不禁瞥向了还睡在那儿的赵聪。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家伙倒还真不能在这儿多留。
      “去询问一下那两个赵国士卒,看看赵聪是否是回邯郸求援的。如果真是这样……”说到这里,乔松顿了顿:“安排人把他们送到最近的赵国城池。”
      “卑职领命!”玄翦道。
      挥了挥手,乔松让玄翦先行下去了。然后命人收拾东西,准备现在就出发继续往北走,去塞外看看。
      “以赵军最快的速度,从邯郸组织大军支援雁门,仍旧需要不短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李牧得想办法稳住局面。一旦被胡族冲破阻拦,恐怕雁门郡将会陷入糜烂之地。”荀夫子道。
      乔松胸有成竹的说道:“学生已有主意,只是在此之前,学生要看看北地胡族到底是什么模样,对中原各国的威胁到底有多大。”
      荀夫子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乔松,抿起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些许。
      虽说游学的只有乔松和荀夫子两人,但周围有大量的星宿阁白虎旗人员,他们还是要收拾一下随身的东西的。但他们常年行走江湖,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短短半个时辰之后,乔松和荀夫子就收拾好了东西,熄灭了茅屋中的火盆,确保没有还燃着的火星,就离开了这个山岗,继续朝着赵国长城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一封急信通过星宿阁的渠道快速送往咸阳。
      ……
      太学学宫,伏念看着手中的信件不禁眉头紧锁。信是从小师弟那里寄过来的,信中讲述了他在赵国的遭遇,后面坠了一个要求:将此事告知墨家。
      “师弟是要做什么?”伏念很是不解。
      拿了墨家的人,还要将此事告知墨家,这是什么操作?
      思索了一会儿,伏念让人去请班大师过来。
      太学虽然齐聚百家,但是各派掌门自然不可能常驻于此,故此便留下了各自的代表。墨家留在太学的,便是班大师。
      班大师接到伏念的传讯也很惊讶,不敢耽搁,连忙丢下手中正在研究的机关来到了这里:“见过祭酒!”
      伏念还了一礼,示意他先坐。然后,将手中信件交给了他:“班大师,在下这里有一件事关墨家之事,要通知墨家一声。”
      “哦?”班大师接过了信件,但仅仅是看了一会儿便脸色大变:“祭酒,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荆轲如何会……”
      伏念摆了摆手:“伏念只是一个传声筒而已。”
      班大师不禁苦笑。
      儒家和墨家都遍布七国,弟子自然来自五湖四海。这些弟子行走江湖之事,自然也代表着墨家。但人都是很复杂的,行事自然各有因由。
      荆轲是巨子特别交代下来的人,对他极其重视,甚至有将其培养成头领的打算。没想到,竟然会出这样的事。
      眼看伏念不愿意插手其中,班大师也不强求,向伏念道了声谢便匆匆告辞。
      他要向巨子禀报此事,让巨子来拿主意。刺杀秦王公子,这可非同小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一件极其棘手的事。尤其是现在正处在百家入秦的紧要关头,墨家若是踏错了步子,很可能会坠入万丈深渊的。
      看着班大师匆匆离去的背影,伏念似乎明白了乔松的用意:“投石问路吗?”
      ……
      与此同时,咸阳宫,忙碌了一天的嬴政放下了笔,合上了最后一本奏折。嬴政以秦王之尊亲自使用,上行下效,如今,纸张的推广已初见成效。
      而呈递到嬴政面前的,自然全都是纸质奏本。
      “几时了?”
      一旁的内侍开口道:“回王上,已经是丑时两刻了。”
      “知道了,就寝吧。”
      “遵命!”
      嬴政起身,侍者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风灯,步入了外面黑沉沉的冬夜,穿过了中殿与后殿之间连接的长长的回廊。
      步入寝殿,等候的侍者走近,给嬴政宽衣。
      “启禀王上,赵国有消息传来。”
      阴暗中传来了赵高的声音。
      嬴政并未开口,而是张开双手,方便侍者将他身上厚重的王袍脱下来。
      熟知王上脾气的赵高见状,便知道王上要听详细的内容,于是就将乔松在赵国的遭遇讲述了出来,也有乔松给伏念所传信件一事。
      对于乔松投石问路之举,嬴政并未去多加评论,只是简短的说了一句知道了。
      “王上,公子遭遇刺杀,足以见游学之危险。是否需要将公子召回呢?”
      嬴政轻哼一声:“寡人当初为质于赵,亦是历经艰险方才回返秦

第145章 公子出关赴胡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