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72、塞上江南–张掖[1/2页]

长乐公主对我摊牌了 空巢老龙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所谓老有所依,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罗太岁骑在青骢马上,望着左手方向,缓缓道:“人们经历了十四年的战乱,如今虽然天下大治,但仍有很多年老无人奉养、残障无依、穷困潦倒的百姓需要帮助。”
      一旁的玄奘听得连连点头。
      心道所以他才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感叹吧。
      这时又听得罗太岁道:“这件事朝廷来做那叫公义,若佛门来做,则是道义,两者皆为慈善。
      恕我直言,佛门最大的问题在于,明明是思想上的巨人,最后却成了行动上的矮子。
      所以我认为,应该用更多实际的举措去宣扬佛门慈悲的理念,这悲田养病坊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尊驾的意思是,这悲田养病坊所耗费的资金,将由佛门来承担?”玄奘道。
      “是也不是。”
      罗太岁摇头笑道:“真正出钱的还是佛门的善男信女。
      佛门只是替他们行善积德,不正还了他们的心愿吗?”
      其实信徒的捐献往往多有盈余,佛门设立悲田养病坊并不亏。
      “尊驾所言,句句在理。”
      关于这点玄奘无法否认。
      罗太岁又接着道:“其实朝廷提出的‘慈善二字,佛门真应该好好花心思琢磨琢磨。
      所谓修桥铺路,植树挖井,大行慈善,广结善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这其中有很大的回旋的余地,只要处置得当,佛门在世俗中的形象就立即丰满起来了。”
      玄奘点点头。
      这“慈善”二字,的确出自朝廷,并在这次蝗灾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些,或许都是他以后需要多加思考的地方。
      “和尚。”罗太岁又唤了他一句。
      “小僧在。”玄奘应道。
      “看到你左手那片辽阔的大地了吗?”罗太岁伸手指向那云天交接之处。
      “小僧知道,那里是吐蕃国。”
      玄奘西行之前做过大量的准备工作,西行路线和沿途的国家都有一定的了解。
      “记住这个地方,总有一天这里会取代天竺,成为佛门圣地。”
      罗太岁扬唇笑道。
      历史上东、西突厥被灭之后,唐朝和吐蕃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恩恩怨怨,时战时和,几乎与二者的存亡相始终。
      巧的是,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也有过灭佛的举措。
      但正是因为灭佛,所以他成了吐蕃的末代赞普。
      很显然,他失败了。
      被一个僧人刺杀而死,吐蕃因此分崩离析。
      后世人评价李世民的时候,都说他送公主、送技术,促成了一个强大的吐蕃,并因此诟病于他。
      如果连佛教也一起送给吐蕃呢?
      这样是不是就有趣多了?
      ……
      略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河西的局势制约着全西北的军事形势,而粮秣的生产则是制约河西的首要条件。
      甘州,这个位于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州县,土地广阔,绿洲肥沃,有着河西最大的河流弱水,虽然没有植棉优势,却很适宜粮食生产。
      但是因为人力匮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
      罗太岁和玄奘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进入甘州地界。
      甘州,也就是张掖,自古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沿途所见,这里胡商云集,道路相继,蔚为壮观。
   &

72、塞上江南–张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