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我就是个做道具的,什么都不懂[1/2页]

让你做电影道具,怎么成真了 二十七块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科联队和国科院的人一起来。
      他们实际没有表明身份,就算表明,那也只是对郭凡、吴靖等人。
      其他工作人员是没资格知道的,便只能看表面。
      于是各种猜测接踵而来,猜到最后,高耀要么是原地枪毙十回的犯罪分子,要么是新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逐渐形成两个极端。
      大家脑补严重,却也不是没有依据。
      最近的科研期刊火了,原本没什么人关注这玩意儿。
      至多写论文时,可能会找期刊出来,翻一翻里面的论文,研究哪里可以借鉴(抄袭)。
      日常生活中谁会主动去看这玩意儿?
      可一篇名为《脉冲波研究理论》的论文火了。
      论文里写着根据脉冲波理论,可以研发新型高科技武器脉冲枪。
      其论证逻辑严谨,说服力强,具有极强实操的可能。
      一经发布,便震惊学术界。
      被称为近二十年最伟大的‘科幻研究。
      为什么被称为科幻研究?
      就是因为其研究的脉冲枪,只能在科幻片里面看到。
      又是武器,对男人来说,有着致命吸引力。
      在网络上传开,登上热搜,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当众人研读发现,论文里提到了无人机干扰枪,提到了高耀。
      并对其进行了感谢,称没有高耀,没有无人机干扰枪,不可能研究出脉冲波理论。
      可在所有人的认知里,无人机干扰枪是电影道具。
      既然是电影道具,怎么还能提供科学理论研究基础?
      那还叫道具?
      那玩意儿,怕不是真的吧?
      于是论文热度上去,高耀也跟着上去。
      “这个高耀,最近热度好高啊。”
      “高耀会不会是个隐藏大佬?”
      “对,隐藏在道具组的科学家。”
      “切!一个破做道具的,也配称科学家?”
      “高耀就是个娱乐明星,别把他捧太高。”
      “我觉得脉冲波理论跟高耀的关系不大,最多是他提供了灵感,还有可能是无意中。”
      “最牛掰的,不应该是钱镓平吗?”
      “对啊,最年轻院士,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研究出一套全新理论,这才是值得我们崇拜的,而不是去崇拜高耀那样的明星。”
      “钱镓平是真牛!”
      ……
      还好高耀并不关注这些。
      否则他也会莫名其妙,怎么自己又上热搜了?
      还是白甬国、马伯山、钱镓平等人来了影视产业园,与他们交谈才得知来龙去脉,才知道脉冲波理论在网络上很火,可以说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此项技术,一旦实操应用,将会改变现有的热武形式。
      而向全新的科技领域发展。
      就连高耀,对钱镓平都佩服不已。
      一个月啊,硬生生研究出一套理论成果。
      要知道许多研究,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都不一定能研究出皮毛来。
      钱镓平仅仅只花一个月,就搞了一套理论出来。
      这不是个狠人?
      所以面对白甬国和马伯山的邀约,高耀拒绝了。
      “我不是个科研工作者,真的只是个制作道具的。你们干的事,我真的干不来,你们找错人了。”
    &

第53章 我就是个做道具的,什么都不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