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7章:封国公[1/2页]

我只想搞钱 昨夜大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工部。
      三款纺纱织布机已经做出来。
      一为足踏缫丝机,晚晴版本,另一为珍妮纺纱机,清末版本,最后是提花织机,明末版本。
      足踏缫丝机主要是丝绸取丝,性能是宋朝机器的10倍左右,一个人就能使用,珍妮纺纱机大名鼎鼎,能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的纺纱速度,主要看多少锭子。
      至于提花织机,宋朝虽然已有提花织机,但林逸弄出的这个,却能提高4倍左右的纺织速度,而且能织出的花色也更多。
      其实在明朝末期,苏州、松江等地区,已经出现一些几千工人规模的大型纺织厂,衣食住行,都是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民生产业,如果在江南弄几个大型工厂,绝对很赚钱。
      还可以带动当地养蚕经济,更能丰富老百姓的日常。
      机器做出来,
      林逸让工部的人做实验。
      这里有很多熟手,很快测出这些机器的厉害之处,一个个震惊激动不已。
      那些官员也很激动。
      这可是天大的功绩。
      而且未来史书上也会记一笔,他们这些参与者都有可能名锤史册。
      林逸对工部尚书道:「写好奏折,上报陛下吧,看看陛下有何安排。」
      工部尚书却躬身问道:「相公有何安排?」
      林逸是他的主管领导,他肯定要先询问林逸的意见,林逸笑着道:「等陛下知道后,由工部主持,在江南建造几座大型工坊,可以增加全国丝绸产量三成以上。」
      「至于棉布更是能增产五成左右,这样一来,棉花的用量会大增,如今棉花种植主要在关陕闽广地区,可以适当增种,必然可大获其利,这些你可在奏折上写好,以便陛下知晓。」
      工部尚书赶紧点头。
      翌日。
      工部尚书在朝堂上奏明林相公研究出新三款织布机,可以增产10倍,朝臣们很是震动。
      林相公这才刚刚研究出新式火炮,还没几天,又弄出新式织布机,能增产10倍,难道林相公是天神下凡吗?
      宋徽宗看完奏书大喜。
      道:「原本这几日,还在讨论如何封赏林卿,现在又做出关乎整个大宋民生的新织布机,看来封赏要重新讨论了。」
      下面的官员们心里嫉妒。
      可没办法,
      谁叫林相公是真的厉害呢。
      「至于在江南地区建立工厂的事,我看不如由朝廷和皇家商行共同来做,朝廷负责政务部分,皇家商行负责商业部分,这样也免得出现贪腐。」
      皇帝都说了怕有人***,现在再有人跳出来说这样不妥,明显就是想着去腐败啊,谁敢?这个浑水。
      再说了,
      这件事一直是林逸主持的,现在谁敢得罪他。
      几天后,
      朝廷封赏下来。
      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封楚国公。
      太傅是正一品,林逸现在只差一点就能和蔡京比肩,林逸在家中接受封赏,并去皇宫谢恩。
      晚上,
      夜宿皇宫。
      林逸的这个楚国公,以前蔡京也做过,蔡京几次赐封,先是嘉国公,而后魏国公、楚国公,现在蔡京是鲁国公,现在林逸则成为了楚国公,直追蔡京。
      而后,
      很多官员提着礼物来拜访林逸,恭贺林逸加官进爵,林逸全部避门不见。
      一时间坊间很多传言,林逸清廉的名声广为传播。
      当然,
      这里有林逸主动让人传播的效果。
      现在林逸手下养的说书
      先生都不下几百人,可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宣传力量。
      所谓名声好坏。
      外人又有多少真实了解的,还不是靠着宣传,而在古代,口碑又极其重要,一旦形成观念,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名臣,
      是可以宣传出来的。
      现在林逸在坊间的传言基本上就是才情天下无双,风流个傥,忠心体国,清廉不贪腐,知人善任,革新军队官场。
      很多人觉得大宋未来就在林相公身上。
      ......
      这日,
      是珍宝阁开张的日子。
      想要养好军队,就需要更多的钱,林逸在搭建好新军架子,安排好南方建立纺织工厂后,又开始赚钱大业。
      珍宝阁是皇家商行的产业。
      包括京城在内,珍宝阁一共开了32家,遍布大宋最繁华的32座城市,包括东京汴梁、西京洛阳、颍昌府、太原府、大名府、扬州、临安府、荆南府等地。
      所谓珍宝阁,自然是卖珍惜之物的地方。
      从金银玉石、珍惜玩物、花瓶古董、琴棋书画,到皇家商行制作的玻璃制品和玻璃工艺品等。
      总之全都是珍惜高价之物。
      林逸之前在蔡京、王黼、梁师成家劫到大笔珍宝,放在仓库里只能吃灰,不如拿出来卖掉,现在蔡京还没倒,所以林逸只拿出王黼、梁师成的。
      此外还有朱?业燃甘??肮偌依锊槌?奈锲罚?踔了?窃阢昃┑恼?樱?寐粢踩?悸簟
      要知道这些家伙打着给宋徽宗搜刮宝物的名义,在民间搜刮到多少珍玩,几个家伙手里的宝物加起来不少于上亿贯。
      汴京珍宝阁。
      用的就是曾经王黼的宅邸。
      除了改造方便,还有警醒官员的作用,任你曾经多么辉煌,犯错之后连家都没有。
      珍宝阁,舞龙舞狮放鞭炮好不热闹。
      提前林逸就让人送出请帖,遍请汴京官员和大商人,以及他们的家人,还有几家佛寺主持大和尚,所以开业当日人群蜂拥不下千人。
      各种商品很是吸引人。
      全是各种宝贝。
      让很多人心动不已。
      不过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好东西也是真的贵啊。
      且不说其他宝贝,
      只说林逸让玻璃工坊打造的那些器皿和工艺品,就吸引了无数人参观。
      琉璃茶具,
      琉璃笔筒笔洗。
      琉璃首饰盒。
      琉璃花瓶,
      琉璃做的首饰。
      少则几贯,多则几十上百贯。
      这还算便宜的。
      各种玻璃镜子,少的几十几百贯,最贵的一千多贯,不过这面镜子能照半身,很多人啧啧称奇。
      这也不算什么,
      还有更贵的。
      这些日子,工匠们熟悉玻璃造物后,技能愈发熟练,本来就是一群顶级工匠,手艺绝对没的说,只要搞懂了玻璃特性,至于各种造型也就随之而来了。
      林逸特意吩咐,
      让匠人们打造各种琉璃佛像、菩萨像。
      林逸成为宰相后,看过宗教部门的资料,说北宋道士多,那是不正确的,其实北宋和尚更多,朝廷的卷宗有记载,现在全国登记在册的寺庙就有三万九千多处,有度牒僧人三十余万,估算不在册没有度牒的僧人是有度牒僧人的好几倍。
      这些寺庙不仅没有赋税,还经商赚钱,尤其是高利贷行业,很多大寺庙都在从事。
      什么,
      不还钱,
      

第227章:封国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