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程俊骑马慢行,离开怀德坊,悠然朝着皇城而去。
  这是他来大唐的第三天,当御史的第二天。
  前天穿越,在家雕刻木牌,昨天当上御史,今天上朝。
  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昨天的疲惫已经一扫而空。
  此时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还没到宵禁结束时间。
  路上巡街使三五成群,穿梭来往,大唐宵禁已经深入人心,除了夜盗狂徒,不会有寻常百姓在街上出没。
  不然被巡街使逮到,轻则于县衙受笞杖之刑,重则坐牢。
  巡街使此时看到程俊,纷纷低头行礼。
  程俊颔首示意,一路来到皇城,没有直接去承天门外等候,而是先来到了御史台。
  此时,台院中,温彦博双手背在身后站在院厅出入口处的台阶上,在他面前,站着台中的御史和台吏们。
  看到程俊过来,温彦博先对他招了招手,然后指了指马周,和众人当中的两名殿中侍御史,缓缓说道:
  “今日是常参,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上朝,御史台不用太多人去,程俊你和马周,再加上你们两个殿中侍御史,随老夫上朝即可。”
  “诺!”
  众人纷纷拱手。
  温彦博这时又将目光放在了程俊身上,将他拽到一边,神色肃然道:“程贤侄,今天上朝,你要小心一些。”
  程俊怔然,“小心谁?”
  “密国公封德彝。”
  程俊心中了然,问道:“是因为他儿子的事?”
  温彦博沉声说道:“刚刚有人告诉老夫,封德彝昨天下午在太医署大发雷霆。”
  “你让他儿子当不成御史,还进了太医署,你说他会不会找你算账?”
  程俊语气诚恳道:“多谢温大夫提醒。”
  温彦博上下打量着他,皱眉道:“你怎么就这么来了?”
  见他茫然,温彦博解释道:“文武百官都要带上笏板,五品以上用象牙笏板,六品以下要用竹木笏板。”
  “没有这个东西,还不等你监察百官,百官先要参你一本。”
  老程也没告诉我啊,现在回去怕是晚了......程俊沉吟道:“咱御史台有多余的吗?”
  “察院肯定有,你找马周去要。”
  温彦博摆手道:“老夫带人先行一步,你们等会跟上来。”
  “诺!”
  程俊应诺一声,然后找到马周,告诉他情况。
  马周闻言愣了一下道:“这是常识,我还以为你知道,就没告诉你。”
  “你跟我来!”
  说着,他带着程俊来到察院之中,在院厅里找到了一个竹笏,递给他道:“处侠兄,这个给你。”
  古代的笏板,可以表明自己的官阶品级,同时也可以当做备忘录来使用。
  程俊接过竹木笏板,抱在怀中,看了看四周,发现远处案几上有一个面盆大的铜镜,指了指问道:“这个是谁的?”
  “温大夫说咱们御史最需要讲仪容,去年给三院添置的。”
  “我借来用用可以吗?”
  “可以啊。”
  程俊拿起铜镜,塞进了怀中。
  马周愣了,“铜镜是这么用的?”
  程俊正色道:“圣贤说得好,对人要因材施教,东西也是一样,铜镜能正衣冠,也能独挡一面。”
  “……”
  马周目光古怪看着他,“处侠兄不愧是看过兵法的人,说出来的话就是与众不同。”
  他没有询问程俊为什么要上朝带着铜镜,只是催促道:
  “咱们走吧,别让温大夫等急了。”
  “好!”
  程俊应了一声,和他一起来到承天门外。
  此时,宫门之外站着上百名身穿红色官袍的大臣。
  百官已经列队整齐,文官站一队,武官站一队,泾渭分明。
  随着嘎吱一声。
  隶属于门下省的绿袍城门郎在尉迟敬德的命令下,打开了承天门的宫门。
  紧跟着,城门郎上前一步,朗声道: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
  “在!”
  “尚书右仆射杜如晦!”
  “在!”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第55章 上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