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绑好了以后,便带着程处默走到了乐云楼外。
  此时,尉迟宝琳等人好奇的围了上来,“处侠兄,真的有敌国奸细?”
  程俊笑道:“当然有,上面那三个就是,他们已经交代了,还有一伙突厥人。”
  尉迟宝琳激动道:“他们有没有交代,那些突厥人在什么地方?”
  程俊道:“说是在赌坊,咱们这些人手不够,尉迟伯父他们去叫人了,等他们带人过来,咱们就动手。”
  “好!”
  少年们兴奋的摩拳擦掌起来,这还是头一次干大事。
  半个多时辰后。
  尉迟敬德、秦琼、柴绍各带来了一百人。
  这次带来的人,不仅披坚执锐,身上还挂着一张长弓,挎着一个箭袋,一看就是精锐。
  程俊正打量着他们,听到走来的尉迟敬德的声音:“处侠贤侄,你还有什么建议?”
  “没了。”
  尉迟敬德闻言又问道:“那么,赌坊位置,弄清楚没有?”
  “已经弄清楚了。”
  程俊指了指回来的大理寺问事们。
  步敢当立即上前,将两份写有赌坊位置的纸张,递给了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接过纸张草草看了一遍,说道:“那就开始吧。”
  他抬起头,神色肃然的大喝道:“听令!”
  唰的一下,所有人都站直了身子。
  尉迟敬德声如洪钟道:“刑部、金吾卫,左武卫,右武卫,左卫各出一人,五人为一伍。”
  “两个伍,搜一个赌坊。”
  “老夫就两个要求。”
  尉迟敬德竖起两根手指,说道:“遇到束手就擒者,抓。”
  “遇到反抗者,格杀勿论!”
  “领命!”
  众人肃然抱拳道。
  尉迟敬德又看向步敢当等人,说道:“大理寺问事负责抓人,搜人的事,交给四卫和刑部的人。”
  “诺!”
  步敢当等大理寺问事们纷纷抱拳道。
  尉迟敬德望着尉迟宝琳等人,瞧见他们期待的目光,想了想说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各出一人跟着大理寺问事行动,你们的职责,和大理寺问事一样,只负责抓人。”
  “诺!”
  少年们忙不迭应声道。
  尉迟敬德挥了挥手,让他们开始行动,旋即又看向程俊,笑吟吟道:“长安城的最大赌坊,在常乐坊,处侠贤侄,咱们也别闲着,过去把那端了,如何?”
  程俊笑道:“我要把我大哥、二哥和乔备带上。”
  “随你!”
  尉迟敬德手握马槊,翻身上马,不忘给程俊、程处默、程处亮、乔备等人也弄来一匹马,然后和秦琼、柴绍一起,一马当先的朝着常乐坊而去。
  …………
  长安城的七月初,天气闷热不已。
  因为这些时日不下雨,城外的官道上,马匹速度一快,便会扬起阵阵尘埃。
  官路两边的行人,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便立即捂住口鼻,一脸嫌弃的在面前扇着手掌,试图驱散扬在面前的尘埃。
  城门口的两名城门卫,看到这一幕,神色如常,早已习惯。
  这时,官道远处而来的一伙胡商,引起两名城门卫的注意。
  那一队胡商,有二十个人,赶着一头头拉着货物的骆驼,朝这边而来。
  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国字脸,鹰钩鼻,穿着双翻领的皂色短袍,目光如炬。
  两名城门卫立即走了过去,拦住他们。
  “来长安经商的?”
  “对。”
  为首中年人惜字如金。
  两名城门卫仔细打量着他们,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长得极为高大。
  “过所。”
  “请。”
  中年胡人从怀中取出一份过所,递了过去道。
  城门卫仔细看了看,过所没有问题,面前这个人,名叫梁坚毅,从康国而来。
  康国,又名康居国,以前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时是人口众多、领地广袤的西域大国,魏晋南北朝以后,国力渐微,大不如前。
  城门卫再三确定没有问题,方才将过所交还给对方,让开道路说道:“可以进去了。”
  “多谢。”
  梁坚毅用纯正的大唐话,道了一声谢,领着十九名同伴,赶着骆驼,进入长安城。
  跟在他身后的胡人们浑身紧绷,直到走进长安城,方才如释重负般的呼出口气。
  跟在梁坚毅身后的一名身材高大的胡人,打量着周围,嘿笑了一声,用突厥语说道:“长安城就是宏伟,待在这里,确实好过待在于都斤山。”
  于都斤山,位于突厥人掌控的地带。
  这名胡人一开口,便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梁坚毅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凌厉,如同刀子一般,落在他的身上。
  那名胡人赶忙赔笑道:“我不会再提跟它有关的事,在长安,我只说唐话。”
  看到梁坚毅缓和的脸色,那名胡人问道:“你在长安待过,知道路,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梁坚毅一边用牛皮小鞭抽打停下来的骆驼,一边简明扼要道:
  “常乐坊。”

第379章 这不是巧了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