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78章 朕架好了戏台,主角没了?[1/2页]

把李世民说急了,他想跟我一换一 张无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臣等拜见陛下。”
  “众爱卿免礼平身。”
  等到礼毕,文武百官直起身子,站在玉阶上的张阿难朗声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李承乾率先转身,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说道:
  “儿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此时满面笑容,等着萧瑀出来参程俊一本,却没想到太子先站了出来,眉头微微一皱。
  “讲。”
  文武百官此时也看向了李承乾,好奇他时隔这么久上朝,会说出什么言论。
  李承乾抬头认真道:“儿臣请父皇免除郯王在弘文馆读书。”
  这小子是给李恽求情的......李世民心中有些意外,先是瞥了一眼站在殿门处的程俊,随即开口问道:
  “昨日,程俊参郯王收税乱象,所以朕才降旨,叫郯王和蜀王,齐王,梁王一起,去弘文馆读书,你现在却帮郯王求情?”
  言下之意,是为什么只给郯王求情,而不给其他皇子求情。
  李承乾显然早已料到他会这样询问,神色镇定说道:
  “好叫父皇知晓,郯王和蜀王,齐王,梁王不一样。”
  “蜀王行节流之法,不是为了充盈国库,是公报私仇,这在昨日,已有定论。”
  “齐王贩卖盐铁,虽有充盈国库之心,但却造成害民之举。”
  “梁王则是读书不精,不知铸钱本就是朝廷充盈国库之法,拿来自用。”
  “所以父皇让他们三人去弘文馆读书,是理所当然。”
  李承乾认真说道:“但是郯王收税之法,本意就是严惩触犯律法的商贾,以正民心。”
  “虽说出了乱象,但是,错不在他,而在各地官吏。”
  偌大太极殿中,继续响荡着李承乾的声音:
  “儿臣以为,郯王收税,收的理所当然。”
  “这就相当于有人欠了他钱,他找那人讨要,结果,另有人事先制作出假的契据,通过官吏,要到了那人的钱。”
  “郯王要钱,要的是自己的钱,至于另外一个人要走了那人的钱,是那人遭到诈骗。”
  “正确的做法,是由官府追回受害者被诈骗的钱,交还给受害者,而不是说,劝郯王不要讨回欠钱了。”
  李承乾朗声道:
  “因此,郯王无错,错在各地官吏,郯王不收税,才是有错。”
  “所以,儿臣请父皇免除郯王去弘文馆读书一事。”
  李世民听完他的话,愈发惊异。
  他着实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真的把郯王李恽的罪责,摘得干干净净。
  很好......李世民心中很是满意,望向文武百官,问道: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说?”
  房玄龄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太子所言,甚是在理。”
  杜如晦也站出来说道:“太子是非分明,国之大幸。”
  温彦博跟着站出来说道:
  “太子有陛下胸怀若谷之肚量,臣以为应该准奏。”
  殿内的其他紫袍文武也纷纷站出来,表示附议。
  紫袍当中,无一人反对,毕竟,这是李世民的家事,跟朝政无关。
第578章 朕架好了戏台,主角没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