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 吉住良感慨棋逢对手,陈望的极限挑衅[1/2页]

我都俯瞰战场了,你说我不懂指挥 属性纯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日军的四十多辆坦克战车,整齐列阵,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履带碾压着泥土与碎石,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日军的装甲部队在步坦协同战术上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次进攻中,他们依然遵循着标准的作战模式:
      坦克负责在最前方开路,步兵在掩护下紧随其后,并派出突击队和工兵,及时铺路,定点清除敌军前沿阵地上的反坦克炮,甚至是隐藏在暗处的敌方敢死队。
      吉住良站在指挥所外的一处小高地上,透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前方的国军阵地。
      山寺武和北野良的接连惨败,让他不敢再掉以轻心,生怕重蹈覆辙,步了下属的后尘。
      为此,他还特别研究了上次第十一师团下属坦克装甲联队,在广福镇外围作战的报告,想要借此了解陈望的反坦克战法。
      看完之后,吉住良不得不承认,自己这次的对手,确实是个优秀的军人和指挥官。
      但好在,华夏军队的装备,到底还是太弱了。
      陈望的兵力虽多,但装备和资源有限,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凭空生出大量反坦克炮部署。
      换言之,他敢派出这么多坦克装甲部队,欺负的就是国军阵地上,没有那么多的反坦克炮。
      那十几门,甚至不到十门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同时对抗一整个联队的坦克装甲战车!
      吉住良心里很清楚,山寺武的失败根源是过分轻敌,从而忽视了诡计多端的支那军,在侧翼的埋伏与反击。
      但他可没有那么愚蠢,绝对不会被支那人的小伎俩蒙蔽。
      不过,吉住良也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陈望的战术表现实在是太卓越了,他不敢再轻敌。
      否则,极有可能会落到同北野良一个下场。
      ……
      ……
      而此时,广福镇东面的国军阵地中,胡琏正在根据陈望的部署安排,实施具体的作战方案。
      这场仗若是直接开打,国军根本不可能单独依靠为数不多的反坦克炮取胜。
      面对日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协同作战,他们必须另辟蹊径。
      日军的战术特点非常古板,他们的步兵会在坦克之前清除障碍,掩护战车推进。
      但这也就意味着,国军有机会先对付他们的掩护步兵。
      陈望对此早有部署。
      在这几天时间里,他让国军士兵们在原本的反坦克战壕中间,浇筑了一个个巨大的三角水泥石墩——反坦克锥。
      这些反坦克锥和四条反坦克战壕相间分布,密密麻麻,东西宽度接近百米。
      在所有的反坦克武器中,最简单的就是“反坦克锥”。
      它虽然不能直接摧毁坦克,但却能让坦克无可奈何。
      坦克可以翻过山岭、跃过壕沟,唯独对三角锥形状的水泥墩力不从心。
      三角锥形状的水泥墩并不会直接与坦克“硬刚”,坦克一旦沿着倾斜面开上去,便会导致大部分履带脱离地面无法行动。
      而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水泥锥牢牢固定在地面上,连绵数公里组成的水泥长城,坦克无道可绕,就只能使用火炮一个接一个摧毁它们。
      这虽然只是权宜之计,但却完美达到了陈望的战略目标,不仅可以阻挡日军坦克部队的推进,还可以消耗掉他们的弹药。
      毕竟,陈望只要能守住广福镇四天,就完成作战目标了!
      不过,由于这些水泥石墩是几天时间里,紧急浇筑和加固的,防护能力不佳。
      它们虽然可以阻挡日军坦克的直接推进,但只要日军开始炮轰和定点爆破,很快就能清出一条道路来。
      但陈望可不会坐以待毙。
      日军的工兵和掩护步兵若是敢来,他组织起来的突击队,就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反坦克战壕和三角水泥墩组成的防御阵地,正是国军突击团的主场。
      而且,面对这些水泥石墩时,日军无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们虽然可以用火炮和手雷定点消除,但密集轰炸,必然会使得地面坑坑洼洼,坦克不可能迅速通过。
      可若是不这么做,绕道两翼,那就得重新调整作战计划了。
      要知道,广福镇以及两翼周围的村落,国军都已经设下重防,想要从任何一处突破,都不简单。
      换言之,在陈望的部署下,日军别无选择。
      而他的计策并不仅于此。
      日军最后若是依靠强大的炮火,炸开一两条勉强供坦克通行的狭窄通道。
      那他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让吉住良和松井根都看看,什么叫做足以载入史册的“反坦克战”!
      此时的战场前线,胡琏已经派出了从四个师中集结出来的精锐士兵,组成的突击团。
      这支国军精锐的步兵突击团,将依托于水泥石墩和加固过的反坦克战壕,对掩护的日军步兵,开路的工兵,展开快速打击,从而延缓日军坦克的进攻节奏和推进速度。
      如此一来,陈望阻击日军四日的计划,就能顺利实现。
      此时,突击团已经全部进入了预定阵地。
      他们在反坦克

第120章 吉住良感慨棋逢对手,陈望的极限挑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