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四十七章 天下将门出武院[1/2页]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半章水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刻,殿中鸦雀无声,面对着第一次在群臣面前,彻底展现强势一面的秦国公,群臣,皆是有些不知所措。
      谁也没想到,不过是一次弹劾,便引得这位秦国公如此大的反应,    甚至完全可以说是彻底撕破了脸皮。
      脸皮撕破了,显然,也就意味着,稍有不慎,规则,会被再次打破。
      而眼前这秦国公,无疑是有着打破规则的能力与底气。
      一时之间,刚还叫嚣的不少朝臣,心中顿时暗自叫苦不已,生怕被这秦国公提溜出来杀鸡骇猴。
      群臣如何想,李修并不在意。
      他是想对朝堂徐徐图之,一点一点将朝堂掌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坐视朝臣们再跳起来,再恢复到以前党同伐异的局面,尤其是,    这被伐的异,还是他自己。
      先礼后兵,该说的,都说了,    再跳,那他说不得,就得杀人了!
      眼下,群臣慑服,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被迫,目的达到了,也就足够了。
      朝议经此一变,自然也没了持续的必要,草草收场。
      只不过,因这场朝议,因李修的这一番话,引起的喧嚣,却才刚刚开始。
      有人说,秦国公此举,是已经按奈不住野心,要行祸国之举了,
      也有人说,秦国公乃是在表明心态,要行改革之举了!
      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但现如今,这份喧嚣,除了嘴炮一下,也改变不了事实的发生。
      毕竟,若是政事的贯彻,还少不了文官们的辅助,但若只是军事的话,李修乾纲独断,谁也阻挡不了。
      一份涉及到数十位参将以上的将领以及多大两千名骨干将士的调动,亦是有条不紊的落实下去。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
      群臣??,还远远低估了李修的动作及决心。
      崇祯三年五月,在这一道涉及人员之多,之广,堪称本朝之最的调令贯彻落实,又一场朝议上,秦国公再次向天子递交了一份奏本。
      武院招学!
      如此,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武院招学,这一次,和那道调令一样,也非局限在李修的一亩三分地,而是面相了整个大明军队体系。
      换句话说,按这封奏本的意思,未来,大明任何一个将士的升迁调用,无论功劳多大,皆需通过武院培训,亦或者进修。
      这一奏,其背后蕴含的意义,朝臣们又岂会看不出来!
      天下将门出武院!
      这一奏若是落实,武院之地位,将直线提升,堪比六部!
      而落实之后,对这天下,意味着什么,更是清晰!
      显然,这一奏,是紧接着那一道调令而来。
      一环接一环,这位以战功起家的秦国公,在受命危难,辅国理政后的第一把火,明显,是要烧在糜烂的大明军队之上。
      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招接一招,皆是朝着大明军队落下,秦国公欲整顿军务的心思,已是摆在了明面上。
      “再过段时间,就应该是清查各地卫所军籍黄册了吧……”
      孙府花园,工部尚书李邦华望着水中游荡的鱼儿,幽幽出声。
      一旁孙传庭轻笑一声,随手将手中鱼食抛下。
      “派心腹之将接管兵权,精干兵卒构铸骨架,如此,便足以稳住形势。”
      “武院招学,无疑是对这一步,进一步延伸。”
      “再往后,就是孟暗你所说的,清查各地卫所军

第两百四十七章 天下将门出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