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六章 广义吾儿(求首订)[1/2页]

极光之意 飘荡墨尔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广义吾儿:
      见信如晤。
      你妈妈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四年了。
      这么多年,咱们父子俩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爸爸一直都想和你聊一聊。
      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对不起,我的儿子。
      爸爸因为一己私利,让你受了很多的委屈。
      爸爸不应该改你的高考志愿。
      这么些年,爸爸后悔不已。
      这是一个父亲犯下的,永远不可以被原谅的错。
      这是事实。爸爸不想掩饰。也没办法修饰。
      每每想起,爸爸总会问自己。
      如果事实是无法辩驳的,一切的解释,是不是都没有意义?
      所以即便有机会见面,爸爸也开不了口。
      那一晚。在长桥村。
      你说。
      只要爸爸能给你一个证据,能拿出两座万安桥模型,哪怕是重新做一个,你都会相信爸爸。
      直到那一刻,爸爸才明白,原来你真正在意的,并不是只有志愿这一件事情。
      广义吾儿,爸爸没有办法再重新做一个万安桥模型。
      就在你高考的那一年,爸爸的手,受了严重的伤,没有可能再做任何精细的木工。
      这听起来,更像是借口了,对吗?
      如果爸爸告诉你,爸爸可以拿出两座万安桥模型呢?
      和这封信放在一起的,还有两张万安桥模型的照片。
      这两张照片里面的模型,在大众的眼里,一定是只有新一点和旧一点的分别。
      但爸爸相信,以我儿子专业的眼睛,一定能看出来,两个模型在细节处理上,是有细微的不同的。
      看完照片,不知道你还愿不愿意听爸爸说一说,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你高考的那一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申遗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
      有很多学者都想拿下这个课题,但几乎都属于纸上谈兵。
      爸爸也申请了一个国家课题,把重点放在万安桥。
      这个课题最终的结果,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现在看来,这才是你没办法原谅爸爸最直接的原因。
      爸爸对长桥村和万安桥的感情,可能是你没有办法理解的。
      爸爸出生的那一天,万安桥被洪水冲垮了。
      因为这件事情,爸爸被认为是一个不祥的人,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了人。
      这件事情,在长桥村不是秘密。
      打从爸爸被聂家收养,你邱爷爷和邱奶奶对外都是这么说的。
      你妈虽然只在你还没出生之前,去过长桥村一次,但她肯定听说过这件事,也一定会告诉你。
      爸爸要告诉你,有时候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并不一定就是事实,更不一定是事实的全部。
      你聂爷爷和聂奶奶,是非常有实力的家庭,在上海有一栋小洋楼。
      知道聂家要收养一个男孩带去上海,你大伯、二伯还有你五伯,都主动表示想去。
      你大伯是觉得他年龄最大,去了上海,没几年就能找到工作,可以寄钱回家,没有谁比他去更合适。
      你二伯那时候一心只有学习,直接问你聂爷爷和奶奶,去了之后会不会送他去最好的学校念书。
      你五伯那时候也还小,他的理由最简单,因为聂家来的时候带来的一包糖实在是太好吃了,他想跟着过去,这样之后就可以天天有糖吃。
      你的另外两个伯伯,比较没有明确的想法,虽然有点舍不得离家,却也忍不住对上海、对美好生活表示好奇,心底里面多多少少也都有点想去。
      你可能没办法理解,为什么邱爷爷和邱奶奶的每一个小孩,都想要离开家,是不是对这个家都没有感情。
      这是那个时代的原因,当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人口又多,穷得揭不开锅,经常要挨饿。
      每一个想要离开的人,心底里首先希望的,都是让剩下的兄弟们不要挨饿。
      你大伯想要离开最真实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吃的最多。
      因为你聂爷爷和聂奶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所以他们实际上也更希望收养你大伯或者二伯。
      但是最后,你邱爷爷和邱奶奶决定让年纪最小的爸爸去上海。
      他们告诉你聂爷爷和聂奶奶,不管他们领养哪个小孩,只要已经记事了,都有可能会自己跑回来。
      只有像爸爸这种,一出生被村里人说不祥的小孩,谁家送出去了,都不可能再要回来。
      这样一来,这个小孩,一辈子都只会认聂爷爷和聂奶奶这一对爸妈。
      事情发展到了这儿,你的大伯就和聂爷爷聂奶奶说,爸爸是全家最聪明的,去了上海,肯定能有大出息。
      还说他自己早就已经定性了,哪怕去了上海,也肯定不会改口叫聂爷爷和聂奶奶爸妈。
      你其他的伯伯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各自的顽劣。
      爸爸就这样成了那个被领养到上海的小孩。
      去了最好的学校,住在最好的环境,一路念到了博士,然后留校任教。
      爸爸不知道你会怎么理解这件事情。
      但爸爸对所有人都心存感激。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要孝顺你聂爷爷和聂奶奶。
      他们给了爸爸最好的一切。
      但是他们在爸爸结完婚没多久,都没有来得及看到你出生,就相继离世了。
      爸爸是直到那个时候,才从你大伯那里知道自己当年被“抛弃”的真相。
      爸爸就想着,要孝顺你邱爷爷和邱奶奶,还要尽我所能地照顾你伯伯们的孩子。
      当初,你的五个伯伯,把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给了爸爸。
      爸爸想要给予他们的小孩同等的回报。
      最初的那些年,爸爸能力也有限,有一部分钱,用的是你聂爷爷和聂奶奶留下的。
      在这件事情上,爸爸和妈妈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
      这样的分歧,在你儿时的生活里面,算得上如影随形。
      爸爸知道,爸爸的做法,是有些欠妥的。
      可是,很抱歉,在这件事情上,爸爸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你邱爷爷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随着年纪渐渐变大,他开始需要有人传承木拱桥营造技艺的衣钵。
      你在那个时候,开始去长桥村过寒暑假。
      你很快就表现出了在这项技艺上的天赋。
      长桥村有好多人都说,你是个天生的木匠,你以后就该传承木拱桥的营造。
      你妈妈对这件事情反应比较大,认为村里人是在道德绑架。
     &nb

第三十六章 广义吾儿(求首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