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细地欣赏着,说:“这壁画画得可真生动啊,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张悦东也凑了过来,说:“是啊,这画里的黄鹤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对了,李潇,关于黄鹤楼,还有什么传说吗?”
  李潇笑着说:“当然有了。传说古代有一位仙人,骑着黄鹤经过这里,就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仙人,就修建了黄鹤楼。还有一个传说,说有一个道士在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只要有人拍手唱歌,黄鹤就会下来跳舞。酒店的生意因此变得非常兴隆。十年后,道士回来了,他用笛声召唤下黄鹤,骑着黄鹤飞走了。辛氏为了感谢道士,就出资修建了黄鹤楼。”
  张悦东听得津津有味,说:“这些传说可真有意思,没想到黄鹤楼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
  三人沿着楼梯往上走,来到了二楼。二楼大厅展示着唐、宋、元、明、清及现代黄鹤楼的仿制模型。这些模型制作得非常精致,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不同时期黄鹤楼的风貌。
  李潇指着一个宋代的黄鹤楼模型说:“你们看,宋代的黄鹤楼建筑风格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外观更加简洁大气,没有那么多的装饰,但是却有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林一飞一边拍照,一边说:“这些模型真的太*真了,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黄鹤楼的历史变迁。”
  接着,他们又来到了三楼。三楼的主题是人文,厅中展示着唐宋时期
  13位文化名人的雕像,他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雕像的两侧,悬挂着他们的诗词作品,这些诗词或豪放,或婉约,都是对黄鹤楼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张悦东走到李白的雕像前,说:“要是李白现在还在世,看到我们在这里参观黄鹤楼,说不定又能写出一首千古名诗呢。”
  林一飞笑着说:“是啊,李白当年登上黄鹤楼,本来想写诗,但是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叹不如,只好搁笔。他还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佳话。”
  李潇说:“崔颢的《黄鹤楼》确实写得非常好,把黄鹤楼的神韵和历史都写了出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读起来让人感慨万千。”
  三人在三楼停留了一会儿,感受着唐宋时期的文化氛围,然后继续往上走。四楼的装饰充满了传统气息,各种仿古雕花隔扇和红木屏风把整个大厅布置得古香古*。这里展示着一些与黄鹤楼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木雕等,每一件都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
  张悦东拿起一个木雕黄鹤,仔细地端详着,说:“这木雕的工艺可真精湛啊,这黄鹤的羽毛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林一飞也挑选了一幅剪纸作品,说:“我要把这幅剪纸带回去,留作纪念。”
  最后,他们来到了五楼。五楼是黄鹤楼的最高层,也是观赏风景的最佳位置。站在五楼的观景台上,放眼望去,长江如一条巨龙奔腾而过,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的景象。武汉长江大桥横跨长江两岸,像一道彩虹连接着武昌和汉阳。远处,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武汉这座现代化城市的繁华与活力。
  李潇深吸一口气,说:“从这里看出去,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真的是‘极目楚天舒啊。”
  张悦东也兴奋地说:“这景*太美了,不枉我们大老远跑来一趟。”
  林一飞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说:“这么美的景*,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
   三人在观景台上欣赏了一会儿风景,然后开始讨论起诗词和历史故事。他们从崔颢的《黄鹤楼》谈到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又从三国时期的黄鹤楼谈到现代的黄鹤楼。他们的声音在观景台上回荡,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一位老人走了过来,笑着说:“听你们聊得这么起劲,看来你们对黄鹤楼很感兴趣啊。”
  李潇连忙说:“是啊,我们都很喜欢黄鹤楼的历史和文化。”
  老人点了点头,说:“黄鹤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武汉的兴衰荣辱,承载着无数人的情感和记忆。希望你们能好好了解黄鹤楼,把它的文化传承下去。”
  三人听了老人的话,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次黄鹤楼之行,不仅让他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更让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从黄鹤楼下来,三人的肚子已经开始咕咕叫了。李潇看了看时间,说:“都到中午了,我们去户部巷吃点东西吧。那里可是武汉着名的美食街,有各种各样的特*小吃。”
  张悦东和林一飞听了,立刻来了精神。张悦东兴奋地说:“太好了,早就听说户部巷的美食多了,今天一定要吃个够。”
  三人乘坐公*车,很快就来到了户部巷。还没走进巷子,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种美食的香味,有烤串的香味、有鸭脖的香味、还有臭豆腐的香味,让人垂涎*滴。
  走进户部巷,只见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街道两旁,一家家小吃店琳琅满目,招牌上写着各种诱人的美食名字。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有的在大声叫卖,有的在熟练地制作着美食,还有的在给客人介绍着特*小吃。
  张悦东看着眼前的美食,眼睛都直了,不知道该先吃哪一个好。他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嘴里不停地说:“这个看起来不错,那个也很好吃的样子。”
  林一飞则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把这些美食都记录下来。他说:“这么多美食,不吃也要先拍下来,回去慢慢回味。”
  (本章完)

第1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