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知子莫若父,他们的心思,自然瞒不过朱元璋。
      他看到皇子们眼神乱瞟,就猜到了。
      竟然在自己面前玩心思,真是自不量力!
      其实,朱元璋知道,解决宗室问题,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但是,他真要这么做的话,是既心痛又纠结。
      心痛的是,毕竟是自己的宗亲,靠边的亲戚况且不说。
      单说,自己的兄弟子侄,手心手背都是肉。
      自己提出任何举措,都愧对他们。
      虽然,身为帝王,要以国家为重,但他也牵挂宗亲。
      他知道,不管是臣子,还是皇子,但凡有提出举措之人,一定会落人话柄。
      但是,他依然很失望。
      满朝文武,一众皇子,竟然没一个人能提出个措施来找杨云讨论。
      朱元璋原本是想听到的是,有哪位臣子,或者哪位皇子,能主动跟杨云讨论。
      在他们一来二去的讨论中,给自己一个确定的方向。
      相比于群臣,他更期望可以看到,有皇子能带头。
      毕竟,事关宗亲问题,皇子出面更妥当,不用有过多顾忌。
      因为,身为皇子,自然也属于宗室之列。
      朱元璋很期待,有谁可以做出表率之举。
      他平常可没少教导自己的儿子们,百姓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更要重视。
      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治国之本,就是百姓。
      这一点,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现在就是一个检验的最佳时机。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他亲自提出来,确实有些下不来手。
      不要看朱元璋惩治贪官污吏时,雷厉风行,出手果断。
      但是,轮到自己的宗亲,他也展现出铁汉柔情的一面。
      这些心思,朱元璋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帝王心,深似海。
      这是绝对没说错的!
      如果帝王喜形于色,毫无城府,他的皇位绝对是坐不久的。
      朱元璋自然是,深谙此道!
      杨云继续提点大家,“我再说出一条思路,供大家思考。”
      众人闻言,全都看向杨云,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重要信息。
      “有人还记得,我上节课讲的内容吗?”
      杨云显然是想检验一下。
      朱标立马回答,“先生,上次在课上讲到,要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就要实行土地国家化。”
      “王标,很好,记得很清楚。”杨云夸赞道。
      “所以,结合之前我提到的土地应该国家化,也就意味着,没有封地这一说。”
      “也只有这样,土地才能到百姓手中。”
      “其实,到明末,有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都在宗室手中,并且明军还占了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说,农民只有百分之十。”
      “全大明,要依靠这百分之十来养活,这是多恐怖的事!”
      “其实,真正的土地可能还不到百分之十,由于,那些需要缴税的人,知道参与科考的人可以不用缴税。”
      “他们就把自己的土地挂在过了科举的人名义上,给他们付钱就可以了,这样,就不用给朝廷缴税,节省一笔开支。”
      “追根究底,这一切都是因为统治权,而统治权的本质什么呢

第十章 放弃统治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