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 承明殿议政[1/2页]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放羊小星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派点人手,务必确保蔡卿的安全。”
      李杰对蔡齐谈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感,救他一命,完全是因为他的谏言,间接导致了刘美去世。
      刘美一死,禁军的掌控权虽然没有落到他的手上,但总比刘美掌控要来得好。
      “臣记下了。”
      “去忙吧。”
      李杰大手一挥,直接调走了张茂则。
      身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当然不会只培养张茂则一个人,前不久,他从入内高班里又挑了一名小内侍。
      这边,张茂则刚退出内殿,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内侍就走了进来。
      刘茂勤进门后,先是瞄了一眼官家,眼看官家正在看札子,于是便轻手轻脚的走到御台边,默默地等待着。
      片刻后,眼瞅着漏刻快到未时了,刘茂勤低声提醒道。
      “官家,快到未时了。”
      李杰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札子。
      “更衣。”
      北宋服丧期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宫外以日易月,而宫内仍然需要服丧满期,即二十七个月。
      因此,李杰现在于宫内仍然需要着丧服。
      相比于常服,丧服穿戴的东西要多一些,并且有特定的样式,布斜巾、布冠、首绖(服孝的麻带)、大袖、竹杖等等,一共十二件。
      简而言之,丧服的配饰配件多,穿起来很麻烦,所以,李杰在福宁殿时,一般是不穿的。
      唯有出行才会去穿。
      待会他要去承明殿议事,承明殿位于宫城的北边,仍属内朝,所以,他还是要穿丧服过去。
      (s:如果是去外朝的话,是不用穿丧服的)
      今天议事的主题是——救灾。
      苏、湖、秀三州乃是南方的重要产粮地区,仅仅只是依靠常平仓调度,是无法彻底解决灾情的。
      三州已经闹了小半年的灾,刘娥一直没怎么重视,她现在的精力全都放在朝政上。
      这一次救灾的倡议者是晏殊。
      准确来说,是晏殊发起,然后由丁谓上书的。
      丁谓是苏州人,他的家乡受了灾,如果没人主动提起,他倒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一旦有人提起此事,他若是继续充耳不闻,以后哪还有脸去见父老乡亲?
      王曾虽然和丁谓不是一条心,但此时的党争还没有发展到非我必异的地步。
      治水救灾,事关国政要务,王曾等人自然也不会反对。
      两大巨头都有心救灾,即便刘娥不想折腾,也没法抵挡两大集团的集体上书。
      治水已然变成了刻不容缓的大事。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承明殿听政。
      李杰能参加今天的治水廷议,也是因为晏殊,在他的上书中,开篇之初便提到了李杰。
      并且还将李杰的言论附在上书的札子中。
      对于这封上书,刘娥是有点不高兴的,救灾,救便是,可她不想看到李杰过多的参与国事。
      李杰参与的越多,成长的就越快,到时候她还政的日子就越快。
      然而,这一次刘娥也没有正当的理由去拒绝。
      早在先帝病危之际,‘原身就参与过类似的听政环节,虽然那时的听政更多是学习。
      可不论是学习,还是决断,听政本就是天子的权利。
      未时三刻。
    &n

第三十五章 承明殿议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