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四章 惋惜[1/2页]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放羊小星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代,取得进士只是踏入官场的第一步,除了排名靠前的几位,选人(幕职州县官),是绝大多数进士宦海的起点。
      选人只能担任州县的低阶官,唯有任职次数,以及在任时间达到一定的标准后,选人才能谋求改官。
      不仅如此,还需要五位中高级官员的推荐。
      选人改任京官,与其说是考核政绩,不如说是考核人脉。
      政绩优异者,无法改官的,并不在少数,这些人吃亏就吃在了人脉上。
      而这,正是张纶的担忧。
      范仲淹的品行,才学都不差,差的只是人脉,或者上级的赏识。
      然而,范仲淹这一次的上奏却有些莽撞。
      起码在他看来是这样。
      因为范仲淹直接绕过了他,张纶得知此事的时候还有些生气。
      此时上疏大规模征调民夫,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并且,很可能会引得两府大臣的恶感。
      兴修水利,本就是一项长期工程,耗时一两年不算长,耗时两三年也不算短。
      等一等,也是无所谓的。
      新君刚刚登基,你范仲淹就建议朝廷大兴水利,到底有何居心?
      是真的为国为民?
      还是企图博出位?
      以张纶为官多年的经验,他觉得大多数人的想法会是后者。
      毕竟,此议不符礼法。
      明知此事,仍然上疏,可不就是别有用心嘛?
      半晌。
      张纶想了想,还是把准备已久的话给咽了回去。
      以希文之才,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这一点,也是张纶最无奈的地方。
      同时,也是他最佩服范仲淹的地方。
      “走吧。”
      张纶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膀:“我们回去好好议一议你的治水之策。”
      这一刻,张纶也做了一个决定,他准备动用个人的人脉,为范仲淹做点事。
      虽然他位卑言轻,但烂船还有三根钉,好歹是封疆大吏一枚,该有的人脉还是有的。
      约莫小半个时辰后,两人回到官衙。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字。
      这字,张纶很是熟悉,一看就知道是范仲淹亲笔所写的。
      “真是大工程啊。”
      看到挂在屏风上的地图,张纶不由感慨。
      在这副地图上,太湖就像是一处洼地,四周高,中间低,其中水网密布。
      正因为如此,每逢暴雨,太湖地区才会成为主要的受灾区。
      水,排不出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洪灾。
      “使君,且看这里。”
      另一边,此时的范仲淹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一进门他就踱步来到地图前,伸手指了指图中的吴淞江
      “治水之道,堵不如疏。”
      “而吴淞江源自吴江以南之太湖,此江沿运河,由东向西,一路入海,是最佳的疏导之地。”
      “然,因漕运之固,堤岸堰闸毁小半,以至于泥沙堆积,河道不畅。”
      “苏州又恰好位于江(长江)、海(东海)、湖(太湖)交汇之地,太湖之水,先后居于此处。”
      “据下官走访,苏州之地,大大小小河道共有两万余,大小湖泊百余计,水网密布,河道纵横。”
      “故此,苏州自古亦有‘水乡泽国之称。”
  

第九十四章 惋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