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 步战运兵车引发的野望[1/2页]

火红年代:手搓战机到院士 火红年代一俗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高晓光无言,火红年代的军人都这么虎吗?
      当着厂领导面当面挖人?
      难道厂领导不要面子了?
      “晓光同志,只要你答应,今天我就让你穿上军装,明天办理入伍手续,同时总后首长给你授少校军衔。”
      欧鸿志继续利诱,无视了一旁双眼冒火的刘德奎、张垚二人。
      “欧大胆!当老子不存在啊!”
      不等高晓光开口,一旁的刘德奎上前,边挽着袖子,怒气冲冲要跟欧鸿志练练。
      “刘大炮!别以为老子怕你,当年打脚盆鸡,主攻、战利品让你先,不是老子不如你,那是老子看在战友面子上,让着你!
      十多年没见,见面就想练练?
      好啊!
      走!
      你刘大炮要是输,就在晓光同志调令上签字,就问你刘大炮敢不敢!”
      欧鸿志表面看似发火,其实在激将。
      只要厂领导在调令上签字,他就有把握说服高晓光,至于一机部哪里?
      总后和二机部共同施压,一机部想拦也拦不住。
      毕竟高晓光是去为军方研发兵器保家卫国,在这样的大义下,任何部门都要让路。
      “你们两个都给我消停点,先问问晓光同志意见,只要晓光同志,我和老刘立刻在调令上签字。”张垚道。
      “老班长……”
      刘德奎话说一半,被欧鸿志打断,“好!就按老班长的意见。”
      三人目光投向高晓光。
      “各位领导,首长,我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当然……无论今后我在哪里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
      高晓光摸了摸鼻梁,表明自己态度。
      滑头!
      欧鸿志对高晓光的定义,不过是褒义。
      闹剧结束,刘德奎、张垚陪着欧鸿志等人参观越野车试产各个环节,高晓光临时充当解说。
      二十来位身穿礼服的年轻专家们,奋笔疾书的记录。
      “高科长……”
      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专家(军工专家)开口,被一旁的刘德奎摆手打断,“这位专家同志,晓光同志就在今天早上,行政级别已经从正科擢升副处长。”
      “……”
      欧鸿志眉头微蹙,情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这么重要的信息竟然可以遗漏?!
      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一机部对高晓光重视以及培养。
      “高处长,我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戴眼镜的年轻专家态度谦逊。
      “请问,只要不涉及保密范围,我毫无保留与这位同志交流。”
      年轻专家先表示感谢,旋即急迫问道,“听您对120匹,210N·M的四缸柴油发动机解释,激发了灵感。
      假设,按照四缸柴油发动机,设计构架原理,是不是可以增加两个缸或者加四个缸,能让其变为六缸或八缸柴油发动机?
      并且在同等缸径下,是否能达到350马力,900N·M以上?”
      “首先!我可以肯定,按目前这款120匹发动机设计构架,只适用于4缸,要想制造6缸或者8缸乃至12缸,需要重新设计。
      并且12缸达到500匹,1200N·M下,也不适配于坦克,装甲车。”
      高晓光详细解释着,直列式缸体的优缺点,以及V型缸体。
      “这么说……V型缸体排列的发动机,最适用于坦克,装甲车?”
第67章 步战运兵车引发的野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