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个脊梁有点歪……[1/2页]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火红的鸡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并不是很在意谁当皇帝。
      因为以他们那个级别来说,他们就算想烧冷灶也排不上号,想争个从龙之臣,也轮不到他们。
      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跟着吆喝几声,表示自己跟同僚们站在同一阵线而已。
      因此,在看到老皇帝要动真格的时候,很多人心里都开始打退堂鼓了。
      不论是立朱允炆,还是立朱允熥,那都是皇帝的家事。让他们跟着吵吵两声也就罢了,让他们为了这点破事拼命,他们还真没那么高的觉悟。
      然而,当右副都御史凌汉喊出这个口号后,不管是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只能硬着头皮跪在原地,谁也不敢率先逃跑。
      因为这时候一跑,就会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等将来修书立传之时,就会写上某某人在劝谏皇帝陛下之时带头跑路……
      若真是落得这样一个名声,那子孙后代都别想抬起头来做人!
      只有一些年轻气盛的御史言官,听到这话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仿佛有一种使命感加身,毫不畏惧地看着锦衣卫手里的水火棍,甚至还生出跃跃欲试之感。
      他们有种预感,今天要是挨了打,估计能在史书上重重地留下一笔!
      有些胆大包天者如是想。
      来吧!
      让水火棍来得更猛烈些吧!
      二虎见自己劝也劝了,说也说了,众人还不动弹,就对着身后的锦衣卫挥了挥手。
      “打吧!”
      锦衣卫都是一群不怕事的壮小伙,见到皇帝陛下这样硬气,一个个开心得不得了,挥舞着棍子就打下去。
      一众文官虽然嘴上说得硬气,但毕竟都是肉体凡胎。在水火棍打在身上之时,一个个也会下意识地躲闪,不受控制地哭号。
      朱允熥本来是跑过来看热闹的,可当他看到一众官员被打得头破血流,依然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反而还有几个人挣扎着向前爬,一边爬还一边喊着“仗义死节,就在今朝”之语时,他只感觉内心仿佛被一柄重锤重重地砸了一下。
      虽然他们的目的并不纯粹,有的为名,有的为利。但在此时此刻,他们不畏强权,敢于为心中的道义抗争的精神,依然让他钦佩不已。
      如果说大明有脊梁,那么这个脊梁就长在这些人背上,也长在这些人的心里。
      哪怕这个脊梁有点歪,朱允熥也愿意守护之,呵护之。
      因为歪了的脊梁还可以被矫正,可断了的脊梁却再也站不起来……
      “陛下!”
      “皇长孙无错,您废长立幼,乃是倒行逆施!”
      “陛下,臣等死不足惜,臣等只是忧心大明的江山社稷呀……”
      锦衣卫的人不说全是朱允熥的狗腿子,至少也有七八成。
      现在听到这些人敢口出狂言,手下的力气更重了几分。还有几个手黑的家伙,棍棍都往要命的地方招呼,生怕打不死人似的。
      正在锦衣卫一众校尉急着向朱允熥表忠心的时候,朱允熥大喝一声。
      “住手!”
      一众校尉听到朱允熥的话,齐刷刷看向一旁的虎爷,询问还打不打。
      二虎听到这话也是一脑门的官司,满脸不解地看向朱允熥,心里忍不住抱怨道,我们之所以当恶人,还不是为了你个三孙子……
      朱允熥快跑几步,一把推开一个将棍子架在某个官员脖子上的锦衣卫,随后对着二虎道。
      “虎叔,命他们撤了吧!”
      二虎听到朱允熥这样说,这才朝着众人摆摆手。
      朱允熥见一众锦衣卫退下,当即对着跪在地上的官员躬身一礼,可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就有一个年轻的御史朝着他唾了一口。
      “呸!”
      “不用你站出来假惺惺充好人,我们就是死,也不会让陛下
      立你为皇太孙!”
      二虎一听这话,小暴脾气当场就上来了,走上前二话不说,照着那人就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放你娘的屁!”
      “三皇孙宅心仁厚,不忍看你们挨打。你个贼厮鸟不思感恩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唾弃三皇孙,真是该活活打死!”
      二虎还想再补几脚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被朱允熥给拉住了。
      “三皇孙,这人嘴巴不干净……”
      “虎叔,他爱说啥说啥吧,甭搭理这家伙。”
      “三皇孙!”
      “虎叔,劳烦你替我通传一声!”
      朱允熥说完这话,撩起衣摆跪了下去。
      二虎见朱允熥摆出这个架势,也只能恨恨地去替他通传。
      然而,他刚走了没两步,就看到乾清宫的大门洞开,露出皇爷那铁青的脸。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注意着外边的动静。
      哪怕他不在意天下人的议论,也不在意死后的名声,但他依然很少动用廷杖。
      不是廷杖不好用,而是他知道,这东西不能乱用,更不能经常用。
      如果不是怕重蹈大宋的覆辙,他都想在皇命祖训里加上一句话,警告后世之君不得动用廷杖之类的了。
      毕竟,他多少还知道克制欲望,一生克勤克俭,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个脊梁有点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