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三章 钱还是钱吗?[1/2页]

朱元璋:咱真不想当皇帝! 火红的鸡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然大明的商贾,没有经历过后世的股灾。但他们依然敏锐的察觉出不对劲,察觉出股票所潜在的危险。
      孙如海就是其中之一,在发现发放分红当天,股价就上涨了百分之十,他果断地将手里攥着的三百股股票全都给抛了。
      孙如海拿到三万三千两银子后,才得意洋洋地跟周围人炫耀。
      你们要卖赶紧买,我估计明天这股票就得跌!
      为啥?
      这不明摆着有人要哄抬股价,然后趁机卖出更多股票骗钱吗?
      啊?
      周围的商贾听了这话,一个个心思也活泛起来,思索着是不是要将手里的股票也给卖掉。
      朱允熥躲在交易厅的顶楼,不断地听着交易所内手下的汇报。
      启禀殿下,有三百股卖出!
      买进!
      启禀殿下,又有五百股卖出!
      全部买进!
      朱允熥当天买入两千股,这才堪堪将股价稳定在一百一十两每股上。
      他的这个举动,给了那些持有者极大的信心。
      第二天,朱允熥如法炮制,将股价提升到一百一十二两,收购了三百股。
      第三天,朱允熥将股价提升到一百一十五两,却只收到了两百股。
      孙如海在卖出股票两天后,见到股票竟然又涨了五两银子,毁得肠子都青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东西竟然还在涨!
      按照现在这价格,已经比全年的分红都高了,买股票的人是傻子吗?
      事实上,不仅是孙如海一个人这样认为,很多商贾都心怀疑虑。
      这东西太邪了,咋能涨这么高?
      然而,没过几天就传出明钢商会收购马鞍山钢铁厂的消息,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明钢商会未来的收益远不止现在这点,这是皇太孙在偷偷往回收购股份呢!
      一众商贾想明白这点,顿时死死地捂住手里的股票,将其当成传家宝一般对待。
      皇太孙宁愿加价回购,这就说明一个问题,皇太孙没打算巧取豪夺!
      这点非常重要。
      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太孙要是派锦衣卫上门,让他们主动上交股份谁敢不交?
      然而,现在皇太孙宁愿花钱都不派锦衣卫,也不派那群穿着鲨鱼服的人上门。
      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皇太孙是个讲规矩之人。
      朱允熥将明钢商会收购马鞍山钢铁厂的消息放出去后,大肆在报纸上宣传马鞍山钢铁厂的预计产量,以及投入的资金之类。
      在此事登报当天,他就不用暗箱操作了,有一大票强势商贾入场收购股票。
      还有不少朝中官员和勋贵,听到股票能赚钱,也纷纷跑步进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不过,朱允熥并未急着抛售,而是一直等到他们将股票拉升到一百二十两,这才偷偷抛了十万股,回笼了一千万两银子。…
      银子一到手,他就赶忙给马鞍山钢铁厂和铁道部各自打了一百万,然后又拿出三百万两订购海船。
      大明的海船主要以福船为主,小型海船一万两银子一艘。中型海船三万两一艘。大型海船则要十万两开外了,至于朱允熥从脑子里搜寻的大明宝船图纸,按照陈家船工的说法,没有三十万两连个框架都造不出来。
      朱允熥现在有了钱,当即订购了十艘大型海船。又以每艘大型海船配备五艘巡洋舰的配置,订购了五十艘中型海船。
      剩下的五十万两,则让福建船商打造大明宝船。
      至于武器配备的问题,
      则要等海船打造完毕,开到金陵城统一装配了。
      一来是火炮的运输是个大问题,二来是国之重器不方便假手于人。
      朱允熥做完这些,手头上还剩五百万两银子,全被他存到自己的银行里当本金去了。
      现在银行还处于适应期,很多大明的百姓还没完全适应这东西的存在,只是将其当做一个兑换银钱的店铺。
      不过朱允熥不急,他有的是时间培养市场。
      朱允熥在订购了船只之后,就开启了招兵买马模式。
      十艘大型海船和五十艘中型海船,至少需要一万五千名海军,外加五千人的海军陆战队。
      朱允熥只是在陪老朱用午膳的时候,随口跟老朱提了这么一嘴,没说具体人数,也没说具体干啥。
      老朱闻言也没多问,点点头就算答应了。
      朱允熥有了老朱的授权,胆子一下子大了许多,派出十个征兵组奔赴大明各地征兵。
      为了增加征兵组的权威性,朱允熥给每一只征兵组都配备了一名亲王,就连新婚燕尔的朱桂,都被他派往京城附近负责征兵了。
      老朱一直静静地看着朱允熥表演,事实上他在大孙跟他提这事之前,就已经从王德那里得知了大孙的想法。
      两万海军!
      大明开国以来都没有过的事情啊!
      只是这孙子哪来的这么多钱?
      他一边开工厂,一边修铁路,一边还要跟海商们周旋,难不成这孙子还会变银子?
      老朱并不知道证券交易所那边的弯弯绕,也不愿意知道。
      他这人并不擅长理财,对银钱之事也不是很关心,他只知道一点,只要抓住军权就行了。
      不管是商贾不老实,还是官员不老实,直接派兵抓了他们即可。
      然而,朱允熥这边的事情,让他对银钱之事有了兴趣。
      他专门花费一天时间,了解了下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又命人把解奎叫了过来,询问了朱允熥操纵股价的详细经过。
      在知晓了前因后果后,老朱第一次对大孙生出刮目相看的感觉,并感慨自己真的有点老了,跟不上大孙的思路了。
      这孙子的法子说透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商贾低买高卖的那套路子而已。…
      然而,作为一个局外人,想要看清里边的门道谈何容易?
      更何况,人心本就贪婪,商贾本就逐利。
      有着明钢商会和金陵煤业这两个金字招牌,朱允熥这孙子想要多少钱有多少钱!
      老朱在搞明白大孙的银钱来路后,对他征兵之事就不放在心上了。
      他对于大孙还是放心的。
      朱允熥若真想造反,去年借助天花之事就可以逼迫自己退位,哪用得着等到今天?
      只是对于大孙一下子就征兵两万有点打怵,这孙子的步子迈得太大了吧?
      老朱隔三岔五的跟朱允熥提了几次,见朱允熥还在跟自己玩装傻充愣的那一套,他也就懒得管了。
      只是嘱咐锦衣卫,务必要密切盯着。
      朱值也领了一个征兵的差事,还是朱允熥亲自给他指定的方向——义乌。
      朱值在来义乌之前,对义乌完全没有印象,甚至都不知道这地方是大明的府县。
      对于大明亲王的到来,义乌知县王体仁给予了无微不至地照顾,不仅一大早就跑到十里外迎接,更是早就命人将县衙打扫干净,用来招待辽王殿下。
      朱值虽然贵为皇子,但在吃穿用度上却并不娇惯,属于那种给什么吃什么,自己从护城河里抓几个蛤蟆,烤得外嫩里焦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但他倒
      也没有自虐倾向,见到有好房子住,好东西吃,还是非常开心的。
      朱值住进县衙后,当天就在全县张贴了征兵的告示。
      第二天,更是命人将义务县的里长、乡长叫到县衙,跟他们讲解征兵的条件和数量。
      孤这次是奉皇太孙之命来招募海军!
      首先最要紧的就是能吃苦耐劳!
      第二条,要服从法纪!
      第三条,不怕死!
      第四条,给钱,只要被选上,一个月一两银子的饷银,打仗的时候翻倍,打了胜仗还有额外的赏赐!
      朱值说到这儿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里长打断了他的话,问了一个他从没想过的问题。
      敢问贵人,若是倒霉战死了咋算?
      朱值听到这个问题,眉头当即皱起。
      他大侄子没跟他说过这事,他也不知道大明战死士兵的抚恤是多少。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呢,边上就有个老头不屑地撇了撇嘴。
      还能咋算?
      战死的当然算自己倒霉喽,你还指望朝廷赔你银子哟!
   

第三百六十三章 钱还是钱吗?[1/2页]